2016年中國航空市場回顧與2017年展望

2017年01月13日

如果用一首歌總結2016年的民航市場,是《穩穩的幸福》"我要穩穩的幸福,這是我想要的幸福";如果用一首歌來預測2017年,可能是《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送別幸福滿滿的2016,踏入充滿未知的2017,中國民航就這樣開啟了日常的一年。歲末年初,我們還是按照慣例來溫故知新。

一、民航2016年回顧綜述

受益於持續的低油價,2016年對航空公司而言是"普大喜奔"的一年,與國內其他行業普遍景氣不佳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全行業旅客周轉量增速連續四年高於可供客公裏,客座率達到了82.8%的曆史新高點。國內航空公司依然實現了利潤總額399.2億元,同比增長5.4%。全行業利潤總額達到了601.3億元,同比增長10.5%。一派人丁興旺、紅紅火火的感覺。有三大趨勢值得我們回味:

一是行業各類型公司之間的盈利能力差距縮小。還是得益於低油價帶來的相對低成本規模優勢,以及強大的碼頭優勢,三大航在2016年"揚眉吐氣"了一把,平均收入利潤率已接近10%。中型航空公司維持著自己10%左右的收入利潤率,而低成本航空逐漸從驚人的20%+的收入利潤率下降到了平均15%左右的合理水平。也就是說,行業成本都低的時候三大航的規模就有了優勢,三大航的盈利能力一旦上漲,就帶高了全行業的水平。至於低油價是否可以維持,還難以預測,只有等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二是國際二線市場火爆。經曆了爆發式增長的2015年,國際市場的增速在2016年收窄至23.4%,但增速依然是國內市場的3倍。除了三大航在三大樞紐加密、新開之外。2016年國際市場發展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各大航企,尤其是中型公司加大了在二線市場開辟直飛洲際航線的步伐,成都、重慶、杭州、武漢、長沙、廈門等等都開始直飛向歐美澳。傳統的日、韓、泰三大目的地增速已經明顯下滑。這是因應國內旅客出行需求變化而產生的趨勢,也是新一代洲際機型普及帶來的結果,更是中型航空公司實力崛起的必然產物。

三是行業競爭依然激烈。今年一年共有五家新公司進入市場,長安、紅土、桂林、龍江、龍浩。市場蛋糕分食者越多就意味著本來就有限的飛行、時刻資源的爭奪越激烈,對中小型航空公司尤其不利。盡管局方96號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准入,但沒有關住二線市場新設航企的口,2017年在二線機場的競爭程度還將加劇。各個公司加快了搶占優質碼頭的步伐,隨著南航四川的成立,成都的基地航現在已經7家,成為第四個聚齊三大航的城市。西部其他幾大碼頭也是群雄逐鹿:昆明6家、西安6家、重慶5家......2017年,西南西北將繼續成為各大航空公司重點搶占的焦點地區。

二、2017年宏觀經濟展望

"黑天鵝"頻出,全球經濟增長乏力

2016年的全球經濟依然疲軟,2017年或還將維持繼續疲軟的狀態。2016年全球"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歐洲難民、英國退歐、美國大選,都攪動著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全球貨幣寬松不斷持續,資產荒、資產泡沫與負利率普遍共存。而這些"因"都還將繼續在2017年繼續發酵成更不確定的"果"。尤其值得擔憂的是全球地緣政治的極度不穩定,主要大國正在偏右,貿易保護和反全球化的情勢加劇。綜上,預計2017年全球經濟仍增長持續乏力,增速約為3.0%。發達經濟體增速下降至1.4%,新興市場增速為4.5%,兩者的增速分化加劇。

"穩增長"為主,國內經濟壓力較大

2016年國內經濟的主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2017年預計經濟下行壓力仍將持續。投資上看,由於明年是"十九大"換屆之年,重大工程和基建投資將會繼續扮演"穩增長"的核心,但空間會越來越有限;出口上看,反全球化趨勢加劇和人民幣的貶值會產生一反一正的效應,但總體上看出口壓力依然存在;從消費上看,這也是比較明確的增長點,隨著中低收入和中產階級的大規模消費升級浪潮,互聯網、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新興消費服務領域將出現較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GDP增速上看,2017年實際GDP同比增速預測從6.7%調整至6.6%。匯率方面,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將在6.78左右,2017年底到6.98附近,這意味著2017年人民幣或將貶值約3%。

綜上,全球和國內經濟的疲軟,將導致總體商務出行需求總體持續走弱。但國內消費升級的需求將引導整體客源結構變化,消費休閑客的比例再進一步上升。地緣政治不穩導致的油價穩中有升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將較大影響國內航空公司成本。

三、2017民航發展展望

一是二線國際市場將迎來考驗。國際市場的發展自2013年以來,已經持續了3年。一方面,由於大量投入,行業國際航線的收益水平已經開始顯著下降;另一方面,國際油價止跌回升、洲際運營上的經驗不足、人民幣匯率走低抑制需求以及地方政府補貼的不缺定性,都大大加劇了二線國際航線的運營風險。可以說,2017年將是決定這些新洲際航線生死的關鍵一年。航空公司如果想要在2017年的國際市場有所突破,除了在紅海裏繼續搏殺,還需挖掘傳統國際大線之外的"黑馬"航線。

二是航企將在投資方面加大動作。2016年又是海航系"買買買"的一年,以其強大的融資鏈條為支撐,在全球範圍內大肆買進航空主業、酒店、租賃、物業,買出了一個世界100強。資本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至於國內諸多航企也蠢蠢欲動,東航正在醞釀"具有航空特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投資達美、引進攜程,成立東航電商、東航物流,都是在朝著東航系的目標小小邁進。同時,南航也正在著手這方面的准備。航空公司天然具有直面客戶的商旅屬性,在產業鏈上是具備一定話語權的。再加上國企做大做強的東風,整合新興產業勢必要有所突破。2017年開始,我們將能看到更多的除海航之外航空企業拓展投資的步伐,預計主要還將集中在強相關的電商、物流和旅遊這幾個板塊。

三是OTA深度整合產業鏈。2016年是大OTA整合、小OTA洗牌的一年。攜程吃下去哪兒後一家獨大了國內的機票市場,飛豬、途牛、同程、驢媽媽等都開始做細分。途牛主打出境遊、同程切入旅行社,驢媽媽瞄准郵輪遊。更值得關注的是攜程戰略入股東航,海航戰略入股途牛、去哪兒參與籌辦參股航空公司。可以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OTA和航空公司之間的關系還將繼續逐漸從對立走向融合與共生,不論是航空公司尋求渠道上的合作,還是OTA尋求核心資源上的傾斜,對雙方而言通過資本合作都是一條不錯的途徑。

四是高鐵將進一步改變民航市場格局。在國內,高鐵一直是民航的最大競爭對手。2016年國家發布了"八橫八縱"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對原本的"四橫四縱"提出了補充。到2025年為止,高鐵路網上的機場數量達到75個,規劃中受高鐵影響的航線將增加227條。由於高鐵自帶的便捷和價廉優勢,再加上國內難以提升的准點率(高鐵沿線65%的機場平均准點率低於70%),可以預見,800公裏以內的航線將加速減少。航空公司將逐步調整自己的整個航線網絡結構,拉長航距減少經停。一方面更多選擇高鐵首尾城市或樞紐中心城市設立基地,開辟對飛及覆蓋高鐵難以通達地區;另一方面強化合作,形成空鐵聯運開辟國際或洲際遠程航線。

總體而言,2017的中國民航還是中性偏樂觀的。雖然充滿了各種變數,但任何上升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說一千道一萬,只有繼續不忘初心、強基固本,擼起袖子幹,才能真正成為民航強國,這也正是中國民航長期以來一直在踐行的。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