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航空運輸行業洞察:機場IT趨勢調查
2016年01月05日
航空客運量大幅提升將繼續增加行業收入,但對機場容量和基礎設施也造成更大壓力。
據國際機場協會(ACI)和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聯手舉辦的機場IT趨勢調查顯示,技術管理者將得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預算來緩解壓力。
大多數機場關注的IT投資第一要務依然是旅客處理,即愉悅的旅客機場體驗。
部署移動追蹤技術,如信標技術是機場關注的焦點,其最終目的是降低令旅客心情煩躁的排隊時間。
機場推出的全新一代移動app和更多功能正推送至旅客端。
在未來3年,超過80%的機場將部署傳感器技術,這樣旅客就可通過全新技術,預測和把控他們在機場的整個行程,例如,等候時間和步行前往登機門的時間。
源自傳感器技術的數據可推動商業智能的發展,運營效率也將在未來3年取得顯著進步。
資產和資源實時信息,例如員工和移動設備可允許機場更迅速、更高效地應對不斷湧現的事件。
毫無疑問,基於IT技術服務的推出以及旅客數量的不斷增長將對機場現有IT基礎設施造成巨大壓力。很明顯,人們更青睞雲技術提供商推出的按需提供IT技術,來緩解這一壓力。事實上,目前只有五分之一的機場尚未采納該舉措。
鑒於人們對中國航空業的濃厚興趣,我們又一次針對中國劃出了一個版塊,其中涉及了中國大陸地區的主要機場。
今年,22家中國主要機場做出了響應,很明顯,它們中的很多已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實現了與其他主要旅行市場同等高度的技術水平,甚至還在某些領域超出業內水平。
2014年,全球機場IT開支繼續攀升,占機場總收入的5.82%,與2013年4.41%的百分比相比,這標志著機場邁出重大一步。隨著機場收入的不斷攀升,在2014年,以美元計算的總體IT開支與2013年水平相比提升了37%,達到創紀錄的78億美元。
這體現了技術在幫助機場實現商業目標,應對不斷激增的航空客運量方面,正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在過去3年中,機場CIO已經看到,手中可調配的預算在不斷增加,其複合年增長率已高達16.4%,遠超同期5.2%的收入增長水平。.
這一良好態勢將繼續發揚光大,與2014年相比,今年將有74%的CIO獲得按絕對價值計算的更可觀IT預算,將推動2015年全球IT開支飆升至87億美元,約占總收入的6.25%。此外,CIO們還預測,在2016年,預算或將達到更高水平,他們中的64%預計明年的預算將高於今年水平。
更多機場關注旅客IT投資
隨著預算提升,首席信息官將在哪些領域投資?
正如前幾年一樣,大多數機場(73%)將旅客處理視為IT投資的重中之重。去年這一比例為59%,今年該領域IT投資額的提升表明隨著旅客人數的增長,處理壓力也與日俱增。
第二大IT投資領域與機場運營息息相關,如航班資源管理、航班著陸、登機區旅客活動和資產追蹤。40%的機場將此視為亟待解決的議題,而42%的機場則視其為次要關注領域。
更多機場已決定著手解決旅客在旅行過程中遭遇的常見問題。84%的機場認為,這是他們今年IT投資需關注的第一或第二要務,而去年在調查中持此觀點的機場占76%
為旅客改善旅行日體驗
機場在大規模投資旅客處理環節,他們有兩個目標:其一,管理吞吐量,其二,確保旅客擁有良好的旅行體驗。
據今年調查數據顯示,全球的機場都在推出可加速處理、減少排隊時長、實時通知旅客重要信息的技術,這也將驅動收入遞增。
旅客及行李的更快捷處理
5名旅客中約有2名在現身機場時已辦理了值機手續,但對於那些尚未辦理值機手續的旅客而言,機場自助值機亭就是第二個最佳選擇。今天,10座機場中就有9座設置了自助值機亭,可提供各項便利服務,而在2014年,設置自助值機亭的機場數量僅為75%。
機場已逐漸擴充了自助值機亭的功能。目前,已有42%的機場在自助值機亭中添加了行李牌打印功能,以此來幫助旅客自助獲取行李牌。隨後,旅客只需在相應行李托運點存放行李,這要比使用機場櫃臺更為便捷。今天,大約一半的機場設置了人工輔助/全自助行李托運點。
打造更佳客流,減少排隊時長
更快捷的值機和行李托運服務解決了一個難題,但卻對下一個瓶頸造成了更嚴重的擁堵和更長的等候隊伍。為了更高效地通過終端管理客流,很多機場已經,或計劃在未來3年部署傳感器技術,例如信標,來管理通往登機門的各旅行關鍵節點的人流活動。事實上,30%的機場正計劃在未來3年大力投資傳感器技術,而另有51%的機場已開始評估該技術。
目前,這些傳感器最大的用武之地要數安檢點,17%的機場已在此部署了該技術,而另有44%的機場計劃在2018年部署。到目前為止,只有6%的機場已在值機點部署了傳感器技術,但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未來3年,值機區域將上演最大化的傳感器部署任務。目前已有55%的機場計劃在值機區域部署該技術。
今天,部署可監控到達流程,如行李提取流程的傳感器幾乎不存在,目前只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機場計劃在2018年部署。大多數機場仍主要將投資重點放在出境旅客環節。
實時"旅行日"信息服務
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可確保機場高效管理旅客及他們前往零售區和登機門的活動,與此同時,這一技術在與移動app綁定後,可讓機場將旅行各節點的實時"旅行日"信息直接發送至旅客端。
航班狀態通知已然是標准的機場app功能,但在未來3年,一系列全新服務也將成為機場移動服務的常見部分。
特別是機場的路徑導航功能,在2018年,將有61%的機場推出這一便民服務,而58%的機場計劃推出通知服務,如安檢排隊時長或可用停車位信息等。
很多機場還期望能通過拓展收益來源,使移動投資獲利。例如,57%的機場計劃通過app推出零售促銷活動,而41%的機場將引入機場服務購買機制,如停車位和休息室使用權。42%的機場將通過相應app提供非現金支付方式,以支持他們推出的這些活動。
未來可穿戴技術一覽
未來3年,機場部署的可穿戴設備或將有更多創新之舉。近三分之一的機場正計劃在2018年底前評估至少一項不同技術,而14%的機場預計將開展主要相關項目。
最吸引機場關注的可穿戴技術要數智能手表。22%的機場已計劃在未來3年部署或至少開展針對智能手表的實驗,但只有7%的機場對智能眼鏡表示出了興趣。
持續不斷的航空客運量增長對機場基礎設施和平穩運轉造成壓力。機場的IT投資計劃揭示了智能技術是如何沖破重重限制,優化員工和其他資源利用的。
舉例而言,將近一半的機場(48%)計劃在未來3年,利用基於GPS的地圖來實施機動車和其他移動資產追蹤方案,而29%的機場則計劃創建虛擬一體化機場運營控制中心(AOCC)來改善人們對日常活動情況的把控.
快速做出最佳決策
一直以來,協同決策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天,約三分之一的機場已開展了一定類型的地方協同決策,而另有34%的機場計劃將在2018年底前引入。
未來3年,34%的機場還將推出增強版的協同決策,即機場協同決策(A-CDM),它可將機場、本地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和其他系統聯為一個整體。目前,只有14%的機場部署了A-CDM。
賦予員工能力
面向旅客的機場員工使用移動設備辦公已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場景,特別是機場大廳和起飛區域的工作人員。在此,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機場為員工配備了移動設備,主要是平板電腦,但也包括智能手機和專業手持設備。
運營領域,例如行李管理和航班停航時間主要使用專業手持設備,但在未來3年,這些領域在執行任務和傳遞通知時,將加大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力度。
舉例而言,當前,來自21%的機場的員工在航班停航期間使用專業手持設備,而僅有9%的機場的員工使用智能手機。
然而,到2018年底,這一形式將發生逆轉。24%的機場的員工將使用智能手機開展各項工作,而使用專業手持設備的機場數量將降至18%。
管理意外情況
正如業內已知的那樣,移動設備已然成為機場員工應對突發事件或非常規運營事件的有力武器。在2018年底前,10家機場中將有超過6家為員工部署移動設備,以確保他們能讀取應用和信息,來更好地應對意外情況。
從夢想到現實
今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未來三年,機場運營商將不遺餘力地打造可應對未來客運量及航班量激增的智能機場,為旅客帶來便捷無壓力的旅行體驗。
利用數據監控
獲得成功的關鍵是從傳感器技術中捕捉數據,來驅動實時商業智能和分析。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機場都在關注有關收入優化的商業智能舉措,而目前36%的機場正在利用數據來實現這一目標。
然而,人們正在轉移注意力。各大機場希望使用商業智能工具來監控客流,並更為高效地部署員工和資產,其中就包括利用航班活動數據的能力。在未來3年,55%的機場將利用客流量數據來規劃商業智能舉措,而43%的機場則希望通過監控機場資源和資產來規劃商業智能。
商業智能在驅動價值
這與機場希望在商業智能投資中大獲全勝的願景相符。大多數機場(68%)預計其最大的商業價值將源自更為高效的資產和員工追蹤,而49%的機場則利用商業智能來延長旅客停延時間,從而實現最大化零售收入,他們從中看到了更高的價值。
IT基礎設施面臨的壓力
部署新的機場自助值機亭、設施和系統可滿足旅客和員工對技術的期望,但也會對機場IT基礎設施造成巨大壓力。
如今,人們越來越希望免費Wi-Fi能覆蓋從候機樓入口至登機門之間的廣闊區域。未來人們的期望將成為,在Wi-Fi網絡之間及Wi-Fi和蜂窩網絡之間實現無縫漫遊。
將近四分之一的機場正采取前瞻性公眾通訊措施。他們通過開展最新的Wi-Fi標准項目,即熱點2.0來應對需求,而另有41%的機場正評估這一標准。
探索應需IT服務
與此同時,機場也對通過雲服務,按需快速獲取IT資源表現出濃厚興趣,這省去他們占用機場寶貴空間,構建IT基礎設施的麻煩。目前,45%的機場已在這一領域開展關鍵項目,而34%的機場已實施試點項目。
IT投資持續增長
中國在旅客機場體驗方面已取得進步,可與世界其他主要機場相媲美,這應歸功於他們在技術領域不斷加大的投資力度。
據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IT投資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已從2012年的5.3%下滑至4.6%。
盡管如此,機場收入在快速提升,在2014年激增了11.8%,因此按絕對美元價值計算,中國主要機場的IT支出在2014年突破了5億美元大關,自2012年上升了7.4%。
在2014年,7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獲得的預算在增多,而全球範圍持此觀點的受訪者達到64%。因此,中國機場的首席信息官們要比他們的全球同行表現更卓越。
同樣,今年也有7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IT預算在增高,而全球見證預算提高的受訪者為74%。盡管並不是所有的人對2016年的IT預算形勢持樂觀態度,但目前尚沒有哪位中國的首席信息官預測IT預算在未來一年或將削減,在全球,有6%的機場首席信息官表示,2016年預算將走低。
旅客為先
與上一年的調查結果相比,人們在今年的調查中,普遍更關注改善旅客的旅行體驗。
事實上,今年,高達77%的中國機場將旅客處理視為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上一年調查中,僅有53%的機場格外關注這一環節。
拓展自助服務
過去數年中,各大機場都在盡全力投資自助服務。目前,機場自助值機亭在中國所有主要機場中隨處可見,高於全球91%的平均水平。
現在,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轉向在行李托運環節引進自助服務。
機場自助值機亭是一個關鍵的推動環節。目前,中國各大機場將繼續升級自助值機亭,來簡化行李牌打印流程。
目前,45%的機場設置了可支持行李牌打印功能的自助值機亭,與全球平均水平持平。這一功能將在未來3年遍地開花,進駐中國77%的主要機場。
自助行李托運服務仍是中國市場相對全新的理念,盡管已有45%的機場表示,他們已經部署了有人值守的自助行李托運,但更多機場仍停留在理念或試運行的階段。
在未來3年,很多機場將永久性部署自助行李托運服務。受訪者表示,81%的機場將在2018年底前,為旅客提供有人值守的行李托運服務。
中國機場正在投資自動登機門,以將自助服務部署至飛機登機口。在2013年,只有8%的主要機場部署了自助登機服務,但這一數值在今年的調查中直線攀升至23%。如果計劃實現,部署該服務的機場比例將在2018年底前躍升至68%。
評估全新技術
傳感器技術,特別是信標技術,正在全球引起廣泛的關注,它們是一系列全新位置感知移動服務的關注驅動環節。.
鑒於多數中國旅客都使用移動設備,機場對部署傳感器技術十分感興趣,33%的機場正在嚴肅考慮這一議題,且規劃了重大項目,而另有52%的機場則處於實驗和研發階段。
然而,中國機場仍在移動服務領域投入巨資。
各大機場(77%)已部署了航班狀態通知,這一領域將在2018年底前成為一個近乎普遍的app功能。
與此同時,在未來3年,三分之二的機場(67%)希望能引進緩解旅客緊張情緒的功能,例如路徑查詢功能,排隊等候時間等。
智能機場
之前的調查顯示,人們格外關注機場運營是否能應對航空快速激增和更好利用有限空域的問題。
很多機場都在這一關鍵議題上取得顯著進展。例如,本地協同決策舉措已在62%的機場中就緒,而在2018年底前,這一舉措將在各大主要機場(95%)普遍采用。
未來3年,通過在機場內追蹤機動車和其他移動資產來改善資源分配的舉措也將成為標准運營做法,90%的主要機場將在2018年底前引入該舉措。
構建智能機場的關鍵驅動因素是搜集和使用數據,以做出最佳決策。未來3年,大多數主要機場預計將部署商業智能,特別是在客流監控(82%的機場)和機場運營環節(73%的機場)。
利用社交媒體
盡管人們已顯著改善了運營,但延誤仍是困擾中國航空運輸業的一個問題。因此,各大機場都在利用高級社交媒體和移動應用,以期通過更佳的通訊和自助服務來消除旅客不良情緒。
目前,共有62%的主要機場在出現航班中斷時,通過社交媒體向旅客發送通知。另有33%的機場計劃在未來3年提供該服務。屆時,將有85%的機場提供移動自助服務選項,例如航班改簽。
探索雲技術
隨著IT利用率的激增,中國機場正密切關注雲服務,並將其視為構建專屬IT基礎設施的有效替代方案。調查結果顯示,在未來3年,中國大陸地區85%的主要機場或將針對雲服務投入巨資,或開展試點和測試研究。
方法論
第12屆機場IT趨勢調查依然是全球機場業最全面的IT趨勢調查。該研究幫助機場根據目前行業趨勢評估自身表現。此外,它還將促使人們討論機場面臨的技術問題及IT如何促進機場戰略等議題。
本調查於2015年第二季度推出,主要針對全球機場高級IT管理人員展開。今年的調查結果源自101位受訪者的言論,他們代表著全球超過223家機場的觀念。
受訪者情況簡介
參加本年度調查的機場代表著全球37%的客運量(數據來源:國際機場協會客運量數據)總計23.5億名旅客,而43%的調查受訪者來自收入位列前100名的機場。
今年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受訪機場代表著中國61%的客運量。讓我們可以呈現有關這一不斷擴大的重要市場的特別趨勢的亮點。
本次調查采用了一個基於國際機場協會年度客運量統計數據的加權系統,來確保調查結果具代表性且與全球客運量息息相關,並可抵消受訪群體的年度波動。
我們不建議將本次調查結果與2013年前公布的結果進行反向比較,因為之前的調查使用了不同的加權方法。
圖:機場受訪者剖析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