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航企當前應有所反思

2016年03月01日

曾幾何時,我們目睹了許多新興航企快速發展的壯觀圖景。然而,這樣的狀況目前似乎已後繼乏力,難於維持下去。在2016年全球航空市場再將經曆一次輪回的時候,新興航企確實要總結一下經驗和教訓,加強戰略規劃和管理,以利再戰。

所謂新興航企,主要指的是在新興航空市場中迅速崛起的航空公司。這些航空公司的發展勢頭一度也曾經如火如荼,不僅打破舊有的模式,也開拓出更大的航空市場,讓人們對其寄予了較大期望。然而,好景不長,這些航空公司現在又紛紛陷入困境,如亞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亞洲航空成立於2001年,經過10年多的辛勤努力和奮鬥,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該航除了馬來西亞本土的亞航公司外、還有印尼亞航、泰國亞航、菲律賓亞航、印度亞航、亞航飛龍航空、亞航X、泰國亞航X、印尼亞航X共8家子公司。其遠程航線+短程航線銜接所形成的航線網絡,更是對低成本航空運營有創新性的發展。

捷星航空則成了於2004年,開始的主要市場是澳大利亞、新西蘭和5小時以內的亞太地區。到2010年其規模和市場均得到了迅速擴大,不僅在區域短途航線占據優勢,而且還投入寬體飛機進入長航線,也建有多家國外分公司。

然而,最近幾年,這些新興航企都在運營方面出現了問題,不得不放慢了擴展的腳步,並延遲接受或取消了許多飛機訂單,以減少經營的虧損。

當然,只漲不跌的市場是沒有的,航空公司在市場上運營的起伏也是很常見的情況。但是,新興航企的大起大落成為一種通病,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尤其是2014年以來,全球航空市場已經有了回暖的趨勢,而衰落的新興航企仍然找不到自己出路,也說明他們自身存在問題。

我認為,一些由盛轉衰的新興航企應該在此時檢討一下以往的發展,總結失敗的教訓,更多地關注一些成功新興航空公司的經驗和學習老牌航企的管理方法,做好未來戰略發展規劃和加強內部管理。

不可否認,新興航空市場中,有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差和競爭壓力較大等不利因素。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在他們盲目快速擴張中,由於缺乏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即使擁有了較好的市場資源,也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用;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先進的飛機,結果卻出現了嚴重的運力過剩問題。

而同為新興航企的阿提哈德航空,卻因為有較好的戰略規劃,即使面對嚴酷的競爭環境,也同樣能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航空公司:首先,阿航戰略不是盲目擴張,而是步步為營。其第一步是以中東到印度次大陸3小時飛行圈為基礎,獲得充足的客源;其次,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擴展以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另外,代碼共享和股權聯盟則是水到渠成,成為走向全球市場的通衢。現在該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全球航空網絡,也正是得益於戰略布局的成功。實際上,一些新興航企也希望有序發展,但是,利益誘使其過快的擴張,缺乏基礎建設,反而亂了自己的陣腳,欲速而不達。

另外,一些新興航空公司管理跟不上發展要求,也是受挫的重要原因。如捷星和亞航,雖然在國外建有分公司,但協同性差,出現了問題也難以及時糾正和調整,2014年亞航的印尼分公司就虧損了6610萬美元,而菲律賓分公司僅在2014年第四季度就虧損了530萬美元。越南捷星太平洋航空2012和2013年分別虧損1920萬美元和1300萬美元,捷星日本的虧損也是不斷擴大。本來國外分公是作為對外擴張的橋頭堡,現在卻成為了發展的拖累。而歐美發達航空市場中的一些航企在管理方面則有明顯優勢。如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許多航企也曾岌岌可危,但是他們通過有效的內部調整和重組後產生的協同效應,化險為夷,獲得新生,甚至有了更強的發展能力。

所以,新興航企要多關注自己的問題,不能只強調客觀。俗話說:聰明的人不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2016年又是航空市場的一個發展之年,如果新興航空能夠總結以往的失敗教訓,做好新的規劃和管理,一定能再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