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秩序文明事關所有乘客的安全感
2015年08月24日
在需要高度安全感的機艙環境中,細微而意義不顯著的規則,除了應對微乎其微的意外情況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嚴格執行規則向乘客們傳達一種安全感。
秩序是人類社會重要的價值之一。一個社會認同怎樣的秩序,這個社會中的人是否遵守秩序,違反秩序有什麼後果,這些是判斷一個社會秩序文明的重要問題。隨著經濟發展,空中旅行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許多人對機艙環境並不陌生。近年來,機艙裏的大小風波不斷,乘客與機組,乘客與乘客之間的爭議也時有發生。機艙裏的特殊氛圍使得機艙成為觀察中國秩序文明很好的一個場所。
機艙首先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機組和乘客在最多十多個小時的時間裏組成了一個臨時社區,機艙最大的特殊性便在於對安全的強調。有研究表明,當人們對安全的關注越高之時,人們便越看重秩序的價值。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趟飛行會涉及各式各樣的規則,機組會不厭其煩地反復強調各種規矩,有些規矩的含義甚至連空乘人員也未必知道。
記得自己最初坐飛機時有一個疑惑。每當起飛降落時,空乘會通知要拉起飛機視窗的擋板。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便詢問空乘,哪知空乘也不知道。後來下機通過網路查詢,才知道是方便乘客觀察機外的情況,一旦有意外發生,可以及時通知空乘。這樣的規定好像沒多大意義,因為這種情況簡直不可能發生,因此我當時也覺得不以為然。後來看到一則新聞,有趟航班上正是一位乘客首先通過視窗發現引擎冒煙,通知機組後才及時處置了險情。
在需要高度安全感的機艙環境中,這些細微而意義不顯著的規則,除了應對微乎其微的意外情況之外,更重要的價值是象徵性的,通過嚴格執行規則向乘客們傳達一種安全感。這正涉及人們一種微妙的情緒——人們之所以感到安全,是因為看上去是安全的。假想一下,你登上一家飛機,機組幾乎沒有規則意識,這也沒事那也可以,這樣的旅途,估計你得心懸一路。
我曾目睹了一起醉漢在飛機上騷擾空乘人員的事件。機長決定把醉漢趕下飛機,地面民警接警後上機處理,卻採取了"旁觀式"執法,任由醉漢和空乘人員繼續爭執衝突。乘客們看不下去了,原本針對醉漢的怨氣轉移到了民警身上。這個微妙的情緒轉移顯示,人們既惱怒秩序的破壞,也反感不嚴格處罰秩序破壞者。
在更廣泛的空間,人們之間的關聯性不像機艙裏那麼強,一個人違反秩序,雖然理論上也影響了其他人,但許多時候其他人的切身體驗畢竟不夠強烈,因此"民憤"未必那麼強烈,但機艙裏的許多行為直接影響到了全體乘客,至少是影響了乘客的安全感,因此機艙裏不遵守秩序,是對眾多同行人利益的直接漠視和侵犯。這類人,雖然通過了安全檢驗,卻未必通得過人品檢驗。秩序的價值,歸根結底是對他人利益的感知和認可。遵守有利於自己的秩序,這是本能;只有願意遵守對自己未必有利或是自己並不喜歡和認可的秩序,但卻有利於他人的秩序,這才是較高秩序文明的體現。
新聞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