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班為何總是延誤?

2015年08月14日

中國航班延誤情況究竟有多嚴重?民航資源網發佈的《中國大陸地區2014年航班准點率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大陸地區機場平均放行准點率為65.44%,航班晚點時間累計約合183年。東方網報導稱,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已經計畫削減香港與上海之間的航班數量,因為內地航空管制導致滬港航線在5月和6月出現230架次延誤。

中國機場准點率全球倒數第一

按中國民航的官方報告,連年下降的航空准點率在今年上半年再創新低。自2010年以來,航班准點正常率一直處於80%以下,2014年首次跌破了70%,僅有68.37%的航班在公佈的離站時間後15分鐘內(部分重點機場時間要更長)能夠出發。

在特定時段的特定航線上,如5月1日至6月16日期間,國泰航空上海浦東飛往香港的航班,出發准點率低得僅有5%(按離站時間在公佈時間後15分鐘之內的標準)。

來自民航數據分析系統CADAS(Civil Aviation Data Analysis)2015年6月的《全球機場放行准點率報告》,全球167個主要機場的放行准點率,中國機場"包攬"倒數前8,在倒數27名中占了21個,人們熟知的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均上黑榜。而吞吐量超過6千萬人次的東京羽田機場,准點率高達97.74%,高居全球第一。

乘客"空怒症"事件頻發

對於那些"分分鐘幾百萬"的人來說,航班延誤也讓他們頻頻忍不住爆發"空怒症"。去年6月,一架飛往上海的香港航空航班被取消後,有70多名乘客拒絕下飛機,僵持了18個小時。去年下半年以來,僅深圳地區就因大面積航班延誤發生了多起"空怒症"事件。特別是今年5月份,連續發生中聯航班因延誤4小時導致旅客開艙門、深航航班旅客闖入廊橋等4起群體性事件。

據民航局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到5月,僅僅四個多月時間裏,就發生了12起中國航空旅客擅自開啟飛機應急艙門的事件,有乘客甚至因此被送上了法庭。

延誤損失無人承擔

《2011年航空服務消費者調查報告》指出,通過訪問28個城市的6000位消費者,發現有76.5%的消費者遇到過航班延誤。在受到實際經濟損失的消費者中,絕大部分消費者未得到任何賠償。而這些未得到賠償的消費者,大部分都主動放棄了索賠,原因是認為沒有賠償標準,難以索賠。

目前,中國在航班延誤賠償方面實行的是跟國際接軌的"過錯推定原則",航空公司需要解釋航班延誤的原因,但如果是"不可抗力",則可以被認為是"無過錯"。

在航空公司的解釋裏,"天氣不好"和"航空管制"這兩項"不可抗力"是常見因素。但按民航局公佈的航班延誤原因統計,當年這兩項僅有46%左右。換而言之,很多應該賠償乘客的航班延誤事件,都被"不可抗力"給搪塞過去了。

空域利用不足是關鍵

在《2013年全國民航航班運行效率報告》中,中國民航局對航班延誤現象是如此分析的——"航班延誤有多種因素,但流量和容量是否適應是關鍵。"研究表明,2006年以來,中國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長達11%,但是現行空域政策和體制環境下,民航可用空域資源供給增加的幅度卻很低,固定航路航線年均增長不足3%。

反觀美國民航,其空域利用率則高於中國民航近3倍。來自虎嗅網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空域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美國大量的軍事飛行活動均在海外進行,軍方佔用空域資源相對較少。由於軍隊控制著絕大部分空域,所以軍事活動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的民航晚點。在今年9月3日紀念二戰結束閱兵式期間,北京兩處機場將會關閉3個小時。

除了空域不足,天氣也是晚機的一大緣由。比如今年7月臺風"燦鴻"在浙江中北部沿海登陸後轉北,影響到了上海等地區,惡劣的天氣狀況導致了航班延誤。

除了上述幾點原因,旅客自身誤點情況也時有發生。日媒稱,近來成田機場時有發生因中國遊客直至出發前仍在免稅店大量購買旅遊紀念品導致航班延誤的問題。成田機場起降的航空公司組成的協議會已接到多家航空公司諮詢,稱"中國航班隨身行李過多,造成了航班延誤"。相關負責人稱,特別是節假日期間,此類意見明顯增多。

新聞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