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科普:航空公司如何制定"網路規劃"

2015年06月09日

民航資源網2015年6月8日消息:航空公司的產品是"服務"嗎?事實上"服務"是衍生產品,航空公司最核心的產品應該是"航線航班"。

那麼航空產品的設計部門在哪里?運力網路的含義是什麼?網路規劃如何從基地、機型、航線、網路進行設計?為什麼網路規劃的核心是戰略定位,小公司也需要網路規劃嗎?

本期起《華晨不是寶馬》圍繞航空公司商務和行銷,介紹航空公司的運力網路、收益管理、管道管理、行銷推廣和旅客所關心的一些話題。本期跟大家聊的是運力網路的第一大塊——網路規劃。

民航的行銷體系和其他行業的行銷體系架構基本上類似,只是有些行業的特徵,相對來說又有些不一樣。傳統生產製造型企業的行銷體系設有單獨的產品設計部門——產品設計部,比如海爾或者美的等,產品設計部負責把產品研發出來。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服務"事實上是航空公司產品的延伸,航空公司最基本的產品應該是"航線航班",旅客在購買機票時,購買的是"位移服務",就是從某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航班,航線航班就是航空公司最基礎的產品。

比如深圳飛北京,或者深圳飛上海,這才是最基礎、最核心的產品,而餐食、頭等艙,或者機上的其他服務,都是從"航線航班"產品衍生出來的附加產品。

那麼航空公司產品的設計部門在哪里?航空公司的產品設計研發部門並不像飛行、運控部門一樣單獨設立,它一般設置在行銷或者商務部門下面,商務部第一個大型的部門是"運力網路部門",負責"航線航班"產品設計研發 。

"運力網路" 簡單來說就是航空公司通過飛行器來構建自己的航線網路。"運力"代表航空公司的飛行器,飛行器有很多種,比如波音737、空客A320等等;"網路"是指航空公司把其所有的航線航班產品連接起來之後,構成的"飛行網路"。航空公司的運力網路部門首先要確定公司採用的機型,緊接著編排出來航線,後來再通過連接航線,搭建航空公司的航線網路。

"運力網路"是一個航空公司的源頭部門,負責航空公司的運力規劃、產品設計。沒有航線、航班,所有的運行部門,比如飛行、機務、乘務、簽派,就沒有工作的源頭,不知道要安排多少機組、安排多少乘務組、或者要指揮哪些航線。

運力網路一般分四大塊業務,如果航空公司規模更大更完善,運力網路又可以分為七大塊業務。

首先是網路規劃,即根據航空公司戰略做的遠期戰略性規劃。

基地規劃是網路規劃的第一要務,規劃基地要通過航空公司自身的戰略性定位來制定。例如高端傳統全服務型的航空公司,會選擇一線城市的大機場設置基地;如果公司定位致力於做低成本航空公司,一般會選擇二線城市,因為二線城市可能會有一些政策上的優惠,或者是機場收費上的一些減免。

確定基地之後,接著要確定公司機型,包括飛機的選型,比如定位在全服務的航空公司,不可能選擇小飛機,已經把基地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了,就不可能去選一個飛支線的飛機。假如是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要結合公司的定位、基地的選擇,來決定公司飛機的選型。如果是一家大型航空公司,或者說要做一個全服務的航空公司,至少要把機型定位在當下主流的機型,比如說波音737、空客A320。如果是支線公司,也可以用CRJ、新舟60或者EMB機型。如果是通用航空公司,飛機的選型範圍就更廣,直升機、公務機,或者專門具有某種功能的機型,比如可以噴灑農藥的機型。

第三是航線航班規劃。作為一個新航空公司,在基地和機型確定之後,要做出一份至少時長五年的網路規劃,即五年內該公司要在這個基地用這些機型飛哪些航線。比如,航空公司把基地定在成都,這五年公司預計要引進30架飛機,平均每年引進6架飛機,運力網路部門就要把30架飛機想要飛的航線航班全部編制出來。

編制航線航班遠期規劃的目的是:第一、搭建出航空公司想要的網路結構;第二、通過航線搭建,制定出航空公司生產預算。沒有航線,就不知道飛多長時間,需要配備多少機組,能夠預估裝多少旅客,就沒有辦法確定航空公司的預算。一個航空公司要想經營起來,前期投入多少資金,預估會有多少的盈利,都和預算息息相關。

第四就是擴大型的、衍生型的規劃,比如二基地、三基地設立;寬體機的引進;不同基地之間航線網路的連接。當航空公司具備基礎的基地、基礎的機型具備之後,再深入研究的。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隨著機隊規模的增大,基地容量的飽和,就會考慮設置二基地、三基地,也需要在前期做出指導性方向。要設計成航線網路,二基地、三基地要相隔一定的距離,而且要在不同的區域設點,二基地、三基地與主基地互相的航線航班,以及各自的航線航班搭建起來之後,才會形成航線網路結構。

航線網路結構包括傳統型的中樞輻射型網路結構、點到點的網路結構,都是網路結構的基本構型,要形成這些構型,就必須在主基地同時還要不斷的設立二基地、三基地,或者一些其他的運行基地,航線網路才會最終形成。

網路規劃出發點都是基於公司的戰略定位,公司如果沒有戰略定位,網路規劃就比較難編制,就會是比較隨意的網路。隨意的網路規劃在航空公司經營初期所顯現出來的問題不是很明顯,主要會集中在某一條或者某幾條航線航班的盈利或收入上。但是當航空公司運力到達20-30架之後,網路規劃的前瞻性意義就會顯現出來了。此時如果再沒有一個好的網路規劃,就會形成航線之間的內部消耗,內部航線產生競爭,未來在某個基地沒有辦法進行擴張的情況下,臨時匆忙選擇外基地,這個外基地整體的貢獻率也會受到影響。

下期節目我們將聊運力和網路這塊的第二大部分,也就是航班計畫、申請和管理。

主持人:趙振華、陳晨。嘉賓:王毅(民用航空商務和行銷口工作已有十多年)。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