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人為什麼更需要工匠精神?

2015年04月27日

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任何行業、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要站對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就能展翅翱翔,飛上藍天,而不論其本身是否有翅膀。

民航業似乎也刮起"互聯網+"的風,認為我們的民航業也應該趁著這風起雲湧的日子,走上"互聯網+民航"的路,儘快落實民航業的移動互聯網轉型結合之措施,希冀飛得更高,飛得更遠。但在現在互聯網本身熱潮並未褪去的今天,"互聯網思維"自身的持續模式還有待探索和發現的今天,我們是否更應該沉住氣,修煉內功。在我們高喊著"只欠東風",揮舞著雙手等待東風時,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問問自己,反省自身,"萬事俱備"了嗎?

民航業從來就不需要所謂的風來起飛,我們的發動機足以驅動民航起飛,而風只不過是助力之工具,它可以節省燃油,可以減小操縱力,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不會捨本逐末。

作為服務性質的行業,民航提供著公共運輸的服務,同時也面臨著安全、延誤、突發事件等風險,更承擔著安全、高效、舒適的責任。在此錯綜複雜的行業背景下,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是民航人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專業、專注、一絲不苟、沒有僥倖心理、不投機取巧,這是我們提到工匠精神的第一反應,這些詞足以形容工匠精神。但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民航上下游產品的提供商,還是最終面對客戶的運輸企業,這些詞又顯得那麼的高大上,如同"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愛蓮,更多的人認為"一絲不苟"離自己很遠,更妄論"工匠精神"了。但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我們不是由於有了美德才正確的行動,而是由於正確地行為才有了美德",同樣的,工匠精神也不是高深的道理,只不過是一種行為習慣罷了。所以,在問什麼是工匠精神之前,思考什麼樣的行為和習慣才稱得上工匠精神顯得更為必要。私以為,負責的行為是工匠精神之體現,這是一種對自我的責任,更是對社會的責任。正因為對自我行為的負責,我們才不會浮躁和投機取巧。而無論行為的動機是滿足個人價值實現,還是僅僅為了取得報酬,責任意識的行為讓我們專注於行動,從而磨礪了精神之品質。"當社會價值的實現高於個人價值的體現時,應當可以想像,這個人是幸福的",加繆說是說,我們也可以說,每一個民航人是幸福的,正因為對自我責任的行為,民航人所創造的社會價值遠高於個人價值,而這不正是工匠精神窮盡一生所追求的嗎?

在群魔亂舞、山呼海嘯的時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專注負責的態度才能是民航人的燃油,才能是動力之源。而風,只是風罷了。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