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發展的11個關鍵問題(上篇)

2015年11月26日

全球經濟風雲莫測,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改革攻堅,進入"新常態"時期。新常態下"一帶一路"、"自貿區"、"城鎮化及經濟帶"、"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雙創"等國家開放改革發展戰略對於民航發展帶來大機遇同時提出新挑戰。2015是國家"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將進入"新常態"的第一個開局之年,亟需全面回顧盤點取得的成績經驗、布局未來發展思路和方向。

分析市場,展望未來,中國民航發展應該關注以下關鍵問題。

因為本文內容較多,分兩次發布,此為上篇,主要包含5部分內容。

1.中國宏觀經濟與民航產業發展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7%左右,更有國外激進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低於5%。面臨"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調整,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所謂"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新常態"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新挑戰。新常態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中國經濟增量依然占到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依然舉足輕重,中國民航業也不例外。中國民航市場的需求量和中國航空產業的需要量在全球範圍內舉足輕重,中國民航業的國際化發展對於全球民航業意義重大。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行業競爭力和效率要素以及創新要素尤顯重要。中國民航業需要挖掘市場開放潛力和優質服務能量。新常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中國民航業需要交通運輸結構和綜合交通體系中充當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新常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中國民航業應該在航空市場自由化和行業監管負面清單基礎上提高行政管理和執法的效率和水平。

中國宏觀經濟發展中,國企改革和金融改革都進入關鍵的攻堅階段。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爐,首次鼓勵國有企業整體上市,從"管企業"到"管資本",多年來圍繞國資委"管人、管事、管資產"的爭議終於有了新結論。國企產權將由政府控制的單一主體變為多元主體,有助於國企形成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相互制衡的現代企業公司治理結構。資本市場可以發揮國資布局和調整的作用,將資源進一步向優質的上市國企集中,將國資布局到有盈利前景、有利於經濟轉型的高端設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中去。鼓勵國有企業整體上市,鼓勵股權多元化、國企重組整合,讓資本市場浮想聯翩。中國航空企業和中國的機場集團都面臨國企改革的全面影響,從混合制股權多元化治理,到PPP投資模式,從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新模式,到民航產業兼並收購,以及行業管理的市場化轉型都會對未來中國民航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形成深遠影響。

金融改革一定伴隨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不出意外,今年11月底人民幣會被IMF納入SDR,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融資風險監管以及匯率波動會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截至2015年8月底,中國廣義貨幣發行量高達約1356908億元,而同期中國外匯儲備高達約35574億美元,均居全球第一。據中國商務部披露,2014年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0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1%。中國外管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海外遊支出由2013年的1,290億美元上升至1,650億美元。據貝恩咨詢公司介紹,中國購物者占全球個人奢侈品購買量的29%。金融改革將使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開發符合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推進高收益債券及股債相結合的融資方式。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提高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

中國民航在新常態下發展速度會不會放緩?國企改革對現有的中國民航企業競爭格局有什麼影響?金融改革資金供給與流通對資本密集型的民航業有什麼影響?

2.國家戰略與中國民航發展

未來十年,中國必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古希臘的哲學家修昔底德曾預言,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中國崛起如何應對或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是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博弈的重點。2015年國際態勢絕對是豐富多彩,各種力量此起彼伏不亦樂乎。國際貨幣組織(IMF)年中對於人民幣特別提款權進程語嫣模糊,"亞投行"橫空出世,西方世界反響強烈積極響應。中美兩國戰略合作關系已經確立,也不能掩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達成協議後發表聲明表示"美國不能讓中國等國家書寫全球貿易規則"的內心真實想法。中國作為全球貿易大國,誰想封殺中國都不可能,同時也預示中國國際化貿易面臨的巨大挑戰。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十八大以來,中國一系列的國家戰略,積極應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正在從中國倡議的願景轉變成為"共商、共建、共享"的積極行動,它必將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秩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一帶一路"開放策略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模式促進歐亞利益共同體的共同繁榮,立體模式的航空大通道和現代航空大都市經濟圈發展不僅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發展航空經濟輻射圈帶動區域經濟的國際化接軌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落地的必然選擇,高附加值貿易流通的航空運輸成為國際開放的競爭力基礎。發展中國的航空經濟輻射圈需要在政治和經濟穩定條件下,建立先進的互聯互通的信息通道和一流的基礎設施,發育廣泛的貿易網絡和通道,同時需要開放透明的政治金融商業環境,健康的食品和空氣環境,要使得中國主要城市成為世界一流的旅遊和商務必不可少目的地。航空經濟的產業聚集能力和航空運輸高效快捷的優勢,能夠打造中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舉措。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肩負中國經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大使命,有利於推動機場的客貨吞吐量提升,促進上海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2014年到2015年10月,可以看到上海浦東機場的客貨兩旺,增長迅猛,尤其是國際業務量。2015年3月中國第二批自貿區公布。廣東自貿試驗區將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進一步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同時加快經貿規則與國際對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第二批自貿區中面積最大、北方首個自貿區,戰略定位將掛鉤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發展融資租賃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大陸與臺灣距離最近的省份,重點突出對接臺灣自由經濟區以及建設海上絲綢之路。

全球範圍內中國合作自貿區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區,是我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自貿區,於2010年全面建成,有力地促進了雙邊經貿關系,展現了發展中國家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良好模式。目前,雙方的經濟總量已接近13萬億美元,占亞洲近60%。雙方貿易投資合作日益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發展格局。今年1至10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總額達3792億美元,雙方累計相互投資已超過1500億美元。目前,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15年2月25日,中韓雙方完成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對協定內容進行了確認。至此,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中韓自貿區談判於2012年5月啟動。2014年11月,中韓兩國元首在北京共同宣布結束實質性談判。中韓自貿協定是我國迄今為止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範圍最為全面的自貿協定。當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加速進行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是一個由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構成的三國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內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將被取消,商品等物資流動更加順暢,區內廠商往往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大市場和收益,消費者則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韓三國的整體經濟福利都會有所增加。中澳兩國政府今年6月正式簽署中澳自貿協定,協定將在兩國立法機構批准後正式生效。

在中國國際合作自貿區中,中國民航的國際化程度必須與之相適應,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線規劃布局和國際航空業務量發展必須把握機遇承擔責任,同時中國的國際航空樞紐更應該承擔起基本的義務和責任。

城鎮化和經濟帶是中國政府現代化經濟升級(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升級)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紐帶,對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隨著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城鎮化發展將激發對航空運輸的巨大需求。作為航空運輸網絡節點的機場對拓展城市群之間的交通發揮重要作用,是城市群連通航空網絡覆蓋國內、拓展國際、融入全球化體系的關鍵通道,以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更成為我國眾多城市群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同樣,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會給民航業帶來新的生機。

3.民航"十三五"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

"十三五"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攻堅戰,對於中國民航業也不例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複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關系複雜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必須准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培育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中國民航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輝煌成績,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第二大航空市場。但是民航業務量發展基本平穩,綜合交通中占比上升不大;相對於高鐵高速穩健發展而後勁十足,民航在交通結構調整中貢獻不大,還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民航需要大力發展業務規模服務經濟。在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潛力巨大,阻力壓力同樣大。民航貨運發展依然壓力很大,航空貨運樞紐布局會初步成型。民航需要在全球開放布局中為高價值貿易做出貢獻。機場建設需要提速,投資和業務成長是瓶頸。機隊規模(包括通航機隊)快速增長;飛行員數量高速增長,需要專業做大科學做強。民航服務質量改善和運營效率提升尚需不斷努力,同時行業經營競爭力和服務競爭力需要不懈努力。民航安全需要繼續保持水平。當前航空業務規模發展低於預期,結構發展不平衡,開放不夠,活力不足。民航投資相對較小,基礎建設相對滯後,連續20年中國機場建設落後規劃目標,關注不足,魄力不夠。航空服務水平改善不大,發展質量面臨瓶頸,對於管理精細化,監管信息化提出更高更大的要求和挑戰。當前,中國的年度人均乘機次數只有0.3,低於全球平均的0.5,更低於歐洲的1.5和美國的2.4。中國民航國際業務周轉量只能排名全球第五第六,總量只與韓國和香港相當,這與人口大國的貿易大國的地位極不適應。中國民航航班延誤大約要占到整體航班量的三分之一治理航班延誤任重道遠,使得航空旅行快捷經濟優勢和價值大打折扣。

民航"十三五"規劃需要全面協調新常態下民航業務量發展速度問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國家貢獻問題,經營效率和服務的全球競爭力問題,以及龐大業務量下安全生產和行業立體監管問題。

4.中國航空企業金融與資本市場創新

航空產業鏈複雜程度高、資金需求量大,航空運輸企業的成長對於資本市場的依賴和金融創新要求就格外重要。

機場的建設要在航空網絡中發揮效應,在基礎建設初期和業務發展階段,建設投資和經營績效都面臨很大的挑戰。中國中小機場虧損面大,建設資金短缺,業務增長緩慢,經營壓力大。未來中國機場建設的金融問題依然是不容回避的首要問題。2014年底,中國擁有的民用通航機場202個,而與中國陸地面積大體相當的美國擁有民用通航機場接近600個,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以上。未來2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航空交通運輸的需求潛力對於航空機場網絡提出很高的挑戰。機場屬地化作為一個政策嘗試並沒有徹底解決中國機場投資建設問題。伴隨國家金融改革和國家資產管理投資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於中國民航機場基礎建設帶來很好的嘗試機會和想象空間。關注區域一體化機場群整體規劃和協調發展,發揮區域航空網絡效應。中國大中型機場的規模、效率、服務方面能否形成專業化分工的經濟樞紐以及國際化全球最佳航空樞紐?引進非國有資本的小型機場投資模式,PPP能否試水成功?小型機場的業務量盈虧點如何可持續實現,能否通過旅遊服務水平和貿易吸引力,市場化的政策吸引形成業務量發展政策引導機制?

航空公司核心運營資產是資金密集的飛機,航空公司的發展嚴格受制於機隊規模的制約,飛機資產的資金密集也使得航空公司是全球進入門檻較高且資產負債率較高的行業。金融資產創新模式帶給航空業發展的新機會和新機遇。金融租賃和經營租賃模式讓航空公司可以憑借財務杠杆擁有龐大的機隊而快速發展。當前,全球航空公司運營的商業機隊中,租賃飛機的數量已經占到三分之一;當前,每年新飛機訂單和新交付飛機大約一半以上飛機產權隸屬於飛機金融租賃公司。現在,全球擁有最大商業機隊的不是航空公司,而是飛機租賃公司。中東的阿聯酋航空擁有全球最大的空客和波音寬體機的運營機隊和訂單,阿聯酋航空當前運營的231架飛機中經營租賃134架,占到58%,金融租賃/貸款81架,占到35%,真正自己擁有飛機的16架,整體占比不足7%。這樣的資本安排和生產資料安排借助外部資本杠杆的力量成就其豪華機隊的高速成長之夢,阿聯酋航空自創建第三年開始連續盈利,當前已經超過27年,2014年阿聯酋航空淨利潤在全球航空公司排名第三。中國是未來亞太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之一,中國的飛機租賃公司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國航空市場的改革開放和中國飛機租賃市場的發育,一定應該助推中國航空公司的資產結構變化,在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之下,中國出現以租賃飛機為主的"虛擬運營航空公司"也未嘗不可。

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陸續上市,股價增長4~5倍,市值接近500億。憑借資本市場的力量,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機隊規模得以高速擴張,支撐其業績持續發展。同樣對於所有的航空企業和機場,資本助力一定可以帶來不一樣的輝煌。

5.全球航空業務發展與中國民航業國際化

在全球亞太、歐洲和北美三大航空市場中,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航空國,中國民航地位特殊。不容回避,中國民航的國際化能力和水平尚處於較低水平的階段,無論是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業務發展,還是中國國際航空樞紐的國際吞吐量貢獻。在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國家大戰略下,中國民航業的國際化應該成為支撐國家全球化戰略發展的發動機和火車頭,以及門戶開放的橋梁和窗口,更應該承擔起必要責任和擔當。

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應該立足亞太打造全球國際航空樞紐,需要在國際旅客吞吐量和國際貨郵吞吐量方面超越周邊取得競爭優勢,北上廣三大國際樞紐都需要持續不懈的創新和努力。中國的國際樞紐需要在天空開放政策下航空連接度上協調規劃發展,適應中國經濟的全球布局發展,同時也需要在樞紐服務效率方面向全球最佳服務機場的標杆新加坡樟宜機場、韓國仁川機場和香港機場學習和超越,可喜的看到,上海浦東機場的國際業務量在自貿區政策下高速發展和成長。圍繞"一路一帶"和中國新城鎮化建設,中國民航業還要建立一批專業化分工的區域型國際航空樞紐以及國際貨運樞紐,我們看到中原河南鄭州機場不懈的努力和優異的表現。

今年10月民航局公布中國民航2015/2016年冬春航季(2015年10月25日至2016年3月26日)航班計劃,新航季國內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國內航班54956班、港澳臺航班4015班、國際航班8810班,國際航班同比增長迅猛。

在國內航線航班方面,國內39家航空公司共安排航班每周54956班,與2014/2015年冬春航季相比增長6.2%。在港澳臺航線航班方面,內地48個航點與香港間每周安排2121班,與2014/2015年冬春航季相比僅增長0.1%。內地22個航點與澳門間每周安排496個客運航班。兩岸航空公司已安排大陸51個航點與臺灣桃園等7個航點間的定期客運航班每周共1398班,大陸10個航點與臺灣桃園間的定期貨運航班每周共138班。

在國際航線航班方面,共有21家國內航空公司安排國際航班每周8810班,其中客運8046班,與2014/2015年冬春航季相比增長高達47%,貨運764班,與2014/2015年冬春航季相比增長10%;通航國家56個,通航城市138個,其中,新增亞的斯亞貝巴、約翰內斯堡、哈瓦那、素叻他尼4個國外通航點。此外,共有58個國家的123家外國航空公司安排119個國外城市與我國48個城市通航,每周共安排5976個航班,其中客運4962班,貨運1014班。在新辟航線方面,國內航空公司還在本航季新開辟了西寧—西安—香港、哈爾濱—濟南—香港、長沙—香港3條港澳臺航線。除此之外,國內航空公司還計劃新辟57條國際客運航線,如北京—新西蘭奧克蘭、廣州—基督城、上海浦東—布裏斯班、廈門—悉尼等。

中國民航的國際化發展次序沿著港澳臺航線、日韓航線、東南亞航線,以及歐美航線逐級發展。當前港澳臺總量趨穩,日韓航線、東南亞和亞太航線還處於高速發展,未來歐美經濟合作和國際旅遊會成為重點,同樣未來非洲大陸也需要不斷開墾培育。相對日本和韓國對於歐美航線的網絡連接和經營能力,中國需要超越的路還很長。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