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航班准點率 需要改進管理模式

2015年03月11日

我國航班正點率到底有多少?全國政協委員、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說,2014年,我國民航航班正點率為68%,比上一年的72%有所降低。

國內航班的正點率一直是公眾吐槽的對象,各種違法"機鬧"幾乎也多是以晚點為肇因。航班正點率成為熱點議題,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晚點現象過於頻繁,二是坐飛機已成為中國人出行的常態選擇。

權威數據表明,中國人均年乘機次數2011年達到0.2次,比2002年的0.07次增長近3倍,比1978年提高了100倍。《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提出,2020年力爭使年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700億噸公里,年均增長12.2%,全國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5次。在產業鏈或生活方式中,一旦航空運輸成為重要部分,正點率必然對應著經濟上的效率與效益,對應著日常生活節奏安排。

有人說,航班正點率降低,與中國航班數量激增大有關係。"中國作為新興航空市場,2007年航班總量為167.2萬班次,航班正點率達到了83.19%;而6年間,航班總量則以平均每年10%左右速度遞增。因航班增加較快,而機場有限和相關設施不足,到2012年航班正點率已逐步下降到了74.83%"。這樣的說辭,也非全無道理。不過,下麵這組數據,恐怕就很難支撐"正點率與航班數量之間的反比關係"。航空數據服務商oag最新報告稱,2014年拉脫維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波羅的海航空總體正點率最高,達到94.9%;且2014年正點率表現最好的航空公司多集中在歐洲,前20名中有13家位於歐洲,5家位於亞太地區,2家位於美國。可見,飛機起降的頻次,和能不能儘量做到正點抵達之間,沒有必然的"充要條件式"關係。

解決中國航班的晚點問題,無非兩條路徑:一則,向航空公司與空港地面等管理要效率。從航班編排、運力配置、運行規範、運行監控等方面,落實《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若干規定》,提高航班飛行正常性。譬如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就建議"少用擺渡車",提高正點率。二則,還是深化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正如李軍所言,"舊的空域管理體制影響了民航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了航班正常率,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地步"。好在2015年,國家空管委將在全國推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民航局也將加強通用航空管理機構建設,統籌行業資源,探討大通航管理模式,制定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開展通用航空綜合改革試點。

"晚點是命,正點是運"。在"互聯網+"概念從政府工作報告走向產業理念的今天,民航正點率不僅僅是個民生議題。關鍵的問題是:眼下,這個68%的正點率,是可溯責任的下限嗎?如果沒有一個"及格線",晚點正點的原則剛性在哪里?(文/鄧海建)

新聞來源:光明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