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航專營權明年結束之後
2019年1月28日
鍾山
澳門航空專營合約明年屆滿後將不再享有獨家專營,這本來不算新聞,但因港澳各大媒體集中報道,有些人誤以為澳航就此「出局」。其實並非如此,澳門特區政府去年十月已通知澳航,該航空公司未來仍會以空運經營人資格繼續在本澳提供航班服務。民航局指出,澳航現時的專營權並不限制外地航空企業開辦來澳的航線,任何符合條件的外地航空企業如有意經營來往澳門的航班服務,均可向民航局提交申請。
較早前有葡文報章說,澳門航空市場即將開放。澳門航空在經歷了二十五年的特許經營後,將於二○二○年結束在澳門航空業的壟斷經營。新聞界普遍關注的是,特區政府將如何處理明年到期的澳門航空公司專營權?大家都知道,澳門航空的壟斷經營將會結束,明年十一月到期的專營合同將不獲續約。業界認為,此決定將打開澳門民航事業開放之門。對澳門民航業和旅遊業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積極而正面的因素。
澳門民航局最近表示,現時澳門國際機場每天營運約二百個航班,由三十五家航空企業經營,來往澳門與五十六個目的地。當局已在二○一七年聘請國際顧問公司研究澳門航空運輸市場的未來規劃,未來需與中央政府溝通有關航空政策。葡文報章也提到,政府參考了二○一七年委託國際顧問公司進行的航空交通市場未來規劃的研究,作出有關決定,但研究得出的結論從未公開。澳門航空亦已獲通知有關決定。雖然有關決定仍未通知北京,但根據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可自行制定民用航空的各項管理制度。
有葡文報章把澳航獲得專營權稱作「壟斷」,其實,這並非客觀反映澳門民航業當年起步的真實情況。正如澳門民航學會網站引述本地輿論,指當時本澳市場內需有限,且民航業剛起步,單靠當時的市場環境,難以吸引有實力的航空公司落戶澳門提供航線服務,因此當時政府決定以專營合約方式吸引航空公司提供航線服務,最終確定澳門航空獲得二十五年的航線專營權。
問題在於澳門回歸後,經濟社會踏上高速發展之路,但手握大量航線專營權的澳航,基於民航市場環境、商業盈利等因素,在拓展航線網絡方面未如人意,惹來社會不少質疑。二○○五年澳航與其他航空公司商討分專營合約,透過分專營開放其他航點予新成立的基地航空公司營運。當時新生的非凡航空獲得部分航線的營運權,但最終因客源不足、收支不平衡而中止分專營合約。事件令澳航的專營權問題再度引起輿論關注。多位立法議員先後對澳航提出質詢,要求澳航解釋為何有大量航點閒置,有沒有履行開拓新航線的責任。
葡文報章指澳航自一九九五年簽訂專營合約後便成為澳門「空中的女皇」,壟斷把應該萌芽的經濟競爭力掩蓋掉。雖然這並不是澳門機場流量低的決定性因素,還因為周邊密集的機場提供具競爭力的價格和航線選擇、澳門本土市場細小,以及現在還要加上港珠澳大橋和未來的大灣區規劃等。葡文報章指,由政府製造出來的專營就好像是一個對孩子超級保護的媽媽,溺愛令孩子未能適應現實生活,且看這澳航這家以中資企業為主要股東的航空公司,在沒有母親的保護下,能在自由市場撐多久。
不過亦有葡萄牙學者認為,澳門航空市場開放有兩方面好處:一是增加了市場競爭,特別是國際航班方面的競爭;二是為機場的發展創造條件。目前澳門國際機場幾近飽和,政府應更加大膽提高機場的運營能力,為機場的擴大、入出境人流的增加等做好準備。同時,與香港等鄰近機場及整個中國空管協調磋商,就管理問題達成協議。學者認為,開放航空市場是積極的舉措,可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來澳營運,增加競爭,給消費者帶來實惠。但澳門國際機場仍屬於地區性機場,主要盈利在中國內地航線,有些人並不看好機場的國際航線,這是從近二十五年來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此外,澳門航空市場小,開放後可能會吸引到財力較微弱的航空公司,亦需防範破產風險。
筆者認為,澳航專營權屆滿之後,特區政府適宜參照博彩業開放的經驗,在原有一個專營牌照的基礎上,通過國際招標,增加二至三個專營牌照。開放的前提是保留澳航,但允許成立新的基地航空公司,吸納本地資金,必要時可注入公共資本。當然,還需等待澳門民航局公佈顧問公司的研究結論,以及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意見,才能作出最終決定。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