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能否使航空旅客分流至澳門

2018年11月12日

鍾山

粵港澳大灣區內一項世界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已經正式通車,意味著「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實現。從香港機場乘車經港珠澳大橋來澳門,只需三十多分鐘,比香港市區還快。這大大方便珠三角旅客往來澳門和香港兩地機場,為港澳航空業帶來更多的客源和機遇。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最近宣佈,今年將在港珠澳大橋邊防檢查站設置登機服務櫃檯,協助有需要的遊客,並為未來的航線擴建做好準備。港珠澳大橋採取創新的通關模式,三地口岸由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和管理,均位於各自屬地內,其中珠海、澳門之間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之後,澳門國際機場正採取積極措施,在便利旅客的同時,還將在第四季度開拓新的航線,包括韓國大邱、中國昆明和西安、菲律賓和泰國等地。

早在港珠澳大橋還在建設階段時,澳門民航學會就曾舉辦一個《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如何帶動區域航空發展》座談會,邀請業內代表共同展望和探討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帶動區域航空發展、對澳門經濟的促進及未來區域間合作趨勢等議題,與會學者認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發揮聯動效應,方便珠三角旅客往來澳門,為本地航空業界帶來更多的客源和機遇,也將有助澳門的產業進一步多元化,為澳門本地的娛樂、會展行業和整體經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民航業及旅遊業界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後,對三地的航空及旅遊業務將會有相當大的刺激作用。港珠澳大橋加上現有的高度公路、軌道交通,來往珠江口兩岸的交通將更加便利。不過,港珠澳大橋通車也可能會對澳門國際機場將造成不可輕視的競爭壓力,澳門機場急切需要提升競爭力,完善服務及功能。
在現階段,澳門民航業人士正努力推動與珠海、香港方面加強合作,在交通便利的前提下,發展「一站多遊」的旅遊模式,令三地的旅遊業更具吸引力。針對港珠澳大橋的通車,香港、珠海、澳門都對各項基礎建設和服務設施進行擴建和更新,以配合新的交通模式。

工商界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除了為澳門拓寬內地及香港旅客訪澳通道,亦打開通往國際的大門。因香港口岸臨近香港國際機場,客流量相當巨大。根據國際機場協會公佈的去年全球最繁忙機場排名,香港居前十,去年客運量約七千二百九十萬人次。因第三跑道興建需時,香港機場處於飽和狀態,港珠澳大橋的通行會促使旅客分流至澳門,甚至把港澳聯遊的趨勢帶到其他海外國家,對兩地旅遊業起積極推動作用,特別是以發展旅遊休閒產業為重心的澳門。

澳門經濟學者指出,去年粵港澳大灣區GDP首次突破十萬億人民幣大關,港珠澳大橋作為承接粵港澳三地的交通樞紐,將大大壓縮往來珠江東西兩岸地區的經濟成本,對推動灣區城市間的協同發展,以及推動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正面作用。對於澳門而言,大橋的開通有效實現國際旅客、旅遊資源和設施共用,吸引世界各地旅客前往度假消費,有利澳門吸納更多國際化旅客,有助澳門發展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港珠澳大橋長遠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增添不俗的經濟動力,筆者認為大橋無疑為澳門打造幸福窗口,但澳門土地資源匱乏,大橋澳門出入口位置東方明珠圓形地一帶,結合關閘口岸人流及車輛,預計該區交通壓力將會逐步加大,若相關問題未能及早制訂政策及解決方案,不但面對澳門的旅遊承載能力挑戰,而且對灣區的整體形象及競爭力有所損害。

學者認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能否與香港政府商討將短途飛機航班分配給澳門處理,在不存在惡性競爭下取得雙贏局面?建議澳門特區政府應深思如何借助港珠澳大橋優勢,發揮澳門獨特優勢。一方面加快對關閘口岸及大橋的人流和車流模擬分析,並盡快完成相關交通網絡措施,增強澳門旅遊承載能力。另一方面建議政府盡快落實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工程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時間表。此外,務求短期內能與香港政府商討兩地機場協調機制,為澳門承接更多短途航班打好重要基礎。

另外,因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限制乘客攜帶行李的重量不能超過二十公斤,對旅客使用澳門和香港兩地機場產生一些不明朗因素。長途旅客經香港機場赴歐美國家,攜帶的行李通常都不止這個重量。所以,大橋當局和港澳有關部門需迅速化解此事,方能真正發揮港珠澳大橋促進民航業的功能。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