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機場轉特許服務拆分加強競爭
2025年09月08日
為配合機場擴建和未來發展,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將逐步引入競爭機制,以促進航空服務提升及市場健康發展。CAM將原本由單一營運商同時提供「地勤及飛機維護」和「貨郵代理」轉特許服務模式,拆分為由兩家地勤營運商分別提供地勤及飛機維護轉特許服務,以及由一家營運商提供貨郵代理轉特許服務,涵蓋機場範圍內的貨站和未來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的相關業務。為此,自二○二五年九月三日起,CAM展開以下公開招標及資格預審邀請:澳門國際機場地勤及飛機維護服務之轉特許公開招標及資格預審邀請。
在澳門,特許經營指從事某個行業或某種經營活動的經營者必須事先經過政府特別許可(未經批准不得進入該市場),取得特許經營權;否則為非法經營,政府將予以取締。實行特許經營的範圍應當通過法律規定確定。特許經營在經濟學上涉及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在當今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社會資源的分配一般由市場來調節,但是實行特許經營的領域往往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和廣大群眾民生的基本需求,於是?部分社會資源的分配往往又不能完全由市場機制來調節,這部分社會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實行特許經營後,資源的配置和使用的規模、方向上的主導權便掌握在政府手中。
特許經營其實是一項法律制度,一部分行業或者經營活動由於各種原因實行由政府特許經營,經營者在獲得政府批准取得某項經營活動的特許後,便取得了特許經營權。政府判給的特許經營權屬於行政許可。從某種意義上說,特許經營權本身也是一種資源,人們習慣稱之為公共資源。這種社會公共資源,掌握在政府手中,通過政府特許經營方式,由政府決定如何分配和利用。如何分配和利用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有不同的模式,因而各國採用的模式不同;即使是同一社會制度﹑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或不同條件下,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分配和使用模式。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是整個社會資源分配和利用的一部分,社會公共資源如何分配和使用受社會資源的分配和利用的總的模式所決定。
澳葡政府頒授澳門國際機場特許專營權的公司(即CAM),經營期為二十五年,屆滿後可繼續延期。一九八九年一月十八日正式成立,初始資本額為十五億澳門元(下同),分?由澳門政府、中聯實業有限公司(由十一家本地中資公司於一九八八年一月組成)、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各佔三分之一股權,另有小股東十七名。當時,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批出的服務合約及運作專營權包括:機場管理及運作(澳門機場管理公司);貨物與郵件裝卸、地勤服務及飛機維修(澳門空運-奧格登機場服務公司);配餐及機艙內部清潔(澳門航空食品供應公司);燃油供應(南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特區政府檢討航空運輸業的專營權和分專營權制度後,認為倘繼續保留獨家專營期將不合時宜,認為應該引入更多營運商加強競爭,從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為此,於二○○八年決定當澳門國際機場各項服務的分專營商之獨家經營期屆滿時,將不再為其續約,為開放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據悉,澳門國際機場目前的服務轉特許合同包括:明捷澳門機場服務有限公司(地勤、飛機維修及貨郵代理業務);澳門保安有限公司(機場安保服務);環亞服務(澳門)有限公司(候機室客戶服務);南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油供應服務);MCS澳門航空食品供應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供應服務);中澳商務航空中心有限公司、TAG亞洲宇航(澳門)有限公司(商務/通用航空固定基地運營商服務);德高(澳門)有限公司(廣告業務);SHILLA零售一人有限公司、中免稅品(澳門)有限公司(免稅煙酒零售服務);餐飲服務(佳寶利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
九月三日起這次招標,將原本由單一營運商同時提供「地勤及飛機維護」和「貨郵代理」轉特許服務模式,拆分為由兩家地勤營運商分別提供地勤及飛機維護轉特許服務,以及由一家營運商提供貨郵代理轉特許服務,涵蓋機場範圍內的貨站和未來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的相關業務。旨在甄選具備豐富經驗的機場服務公司,透過其優質服務及安全高效的營運能力,為澳門國際機場提供卓越的地勤及飛機維護服務,全面支援相關航空營運。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