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多部門聯合優化航空口岸通關效率

2025年07月28日

較早前,海關總署、國家移民局、中國民航局曾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須優化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具備條件的主要航空口岸7×24通關保障制度。持續完善航空國際物流網絡,加強航權、時刻等資源支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營主體,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和區域航空樞紐的通達度和集聚輻射能級,增強航空口岸國際客貨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做大做強「空中絲綢之路」。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重點貨運樞紐航空口岸查驗力量,增配檢驗檢查設備,提高生鮮食品和溫控藥品等冷鏈貨物、高價值貨物等時效性強的特殊貨物通關效率。

《通知》提出進一步提高航空口岸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強化主要航空口岸通關服務保障。優化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具備條件的主要航空口岸7×24通關保障制度。持續完善航空國際物流網絡,加強航權、時刻等資源支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營主體,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和區域航空樞紐的通達度和集聚輻射能級,增強航空口岸國際客貨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做大做強「空中絲綢之路」。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重點貨運樞紐航空口岸查驗力量,增配檢驗檢查設備,提高生鮮食品和溫控藥品等冷鏈貨物、高價值貨物等時效性強的特殊貨物通關效率。

提高特殊貨物通關效率。加快高新技術設備及原材料、特定藥品、醫療器械、生物製品、緊急航材、重大國際活動及展會暫時進境商品等特殊貨物通關速度,鼓勵具備條件的航空口岸設立「綠色通道」,快速放行。應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在具備條件的航空口岸探索開展出口貨物機坪「直裝」和進口貨物機坪「直提」試點。

提高航空口岸場站操作效率。優化完善航空口岸場站佈局,支援具備條件的航空口岸開展智慧貨站建設,加強數位賦能,實現集約化管理。加快推動出台航空前置貨站發展指南及相關配套政策。優先支援在綜合保稅區設置航空前置貨站。制定並公開航空口岸經營服務企業場內機坪裝卸、入倉理貨、貨物分撥等作業時限標準。優化作業流程,減少出港貨物二次駁運或重複安檢。

支持航空口岸深入開展多式聯運。完善高速公路和幹線公路等集散路網佈局,拓展貨物集散功能,支援企業通過卡車航班等運輸模式,推進陸海空鐵多式聯運發展,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等服務模式,加強公共資訊交換共用,更好發揮航空口岸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空運跨境電商發展。支援跨境電商企業通過空運管道,將符合條件的境外退運、國貨入區、境外進口等多種來源商品在綜合保稅區內理貨分揀後集拼出口。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支援跨境電商轉關出口。

在進一步提升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通行效率方面,支持航空公司在國際樞紐機場拓展通程航班業務,擴大通程航班覆蓋範圍,支援中轉行李直掛服務。積極推動國際航班電訊檢疫,出入境航班通過電子系統進行申報,除風險管控、異常申報等特殊情況外,不再執行登機檢查。在具備條件的航空口岸,穩步推進實施二十四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和直接往返機組免辦邊檢手續便利措施。進一步優化境外旅客聯程中轉、口岸簽證、互免簽證、過境免簽、單方面免簽、區域性入境免簽等政策。

此外,要加快進境旅客行李處理速度,進一步加強重點航空口岸樞紐能力建設。鼓勵航空公司加大全貨機運力投放力度,加密定期國際全貨機航線,拓展國際航空貨運運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國內航線網絡、航班時刻的銜接能力。支持有條件的區域性航空樞紐開展全貨機業務。支援具備條件的航空口岸和航空公司,利用主基地機場發展國際貨物中轉業務,提高國際貨物中轉效率,提升中轉服務品質。全面推廣國際快件中轉集拼業務。國內和國際中轉業務實行電子放行。出台跨境電商中轉操作細則,簡化操作流程。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支持國際航空樞紐口岸探索開展航空貨運管制代理人、已知托運人制度試點,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安檢措施,推動實現航空貨運信用管理和安保「關口前移」。研究完善帶電等特種貨物航空托運政策。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