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國際空港成澳門四大建設之一

2025年05月05日

特區政府二○二五年施政方針提到今年將開展「四大建設項目」,其中之一是建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其它三項分別是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行政長官岑浩輝在去年已提及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工程,主要是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規模和競爭力,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為國家新時代對外開放開闢新的特別通道。

特區政府本年度施政方針提出,要有序推進機場的擴建工程,擴建客運停機坪,增加遠機位,改擴建滑行道系統,加設快速滑行道,以及興建相關的附屬設施,進一步提升機場處理和服務能力。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制訂民用航空相關法律,規定民用航空活動及開放民用航空經營權的管理制度。特區政府將加快推進《民航活動法》立法的相關工作,有序開放基地航空公司市場准入,吸引更多有實力的航空公司落戶澳門。在橫琴合作區建設前置貨站,進行貨物的安檢及打板等工序,有效緩解澳門國際機場貨運站空間不足及物流倉成本高的問題。利用深合區的便利政策,優化物流供應鏈,打通與大灣區的貨物流通,為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和跨境電商等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加強謀劃與珠海機場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四月三十日澳門立法會辯論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時,有議員關注《民航活動法》立法將為航空運輸帶來的新發展機遇與挑戰。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將全力推動《民航活動法》立法,相信法律通過後航空市場將得到開放,特別貨運會有所發展。至於議員關注的跨境直升機經濟,譚偉文司長表示,待本澳新直升機場投入運作後,會更好地考慮大灣區空中發展。

二○二四年十二月九日,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啟動後,將內地經澳門國際機場進出口航空貨物的出口收運、安檢、打板等工作前移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顯著提升航空貨運的效率,優化整個物流鏈條的運作流程,可為澳門物流業發展帶來機遇。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作為橫跨內地與澳門不同關貿區的物流一體化項目,除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還將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動,催生新的貿易生態,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按照澳門機場橫琴前置貨站建設規劃,可實現澳門機場與橫琴貨站之間的無縫對接和貨物互聯互通,提升澳門機場的航空樞紐競爭力和航空物流業務規模。

澳門國際機場今年將持續推進多項重大基建,包括填海擴建工程、橫琴前置貨運站工程。填海擴建工程主要是跑道加固和重鋪、中央安檢區改造,以及轉機和到達走廊優化等三大子項。此外,仔直升機場將於下半年正式啟用。有關重大工程可進一步增加機場客貨的吞吐量,在保持安全第一的基礎上,提升機場的營運效率和服務質量。

二○二四年澳門國際機場旅客量突破七百六十四萬,比二○二三年同期增長48%;航空貨運處理量十點八萬噸,較二○二三年同期大增近七成。今年來,跨境電商包機成為澳門國際機場重要的貨運業務。四月三日,非洲最大航司——埃塞俄比亞航空「澳門-馬德里」跨境電商貨運包機首航成功。埃航B777F貨機從澳門國際機場起飛,滿載跨境電商貨物抵達馬德里國際機場,為歐洲消費者帶來極具優勢和性價比的中國商品。四月二十八日,馬捷航空(MJets Air) 開通吉隆坡至澳門海鮮水果貨運包機。該包機使用波音737系列全貨機執飛,每週營運十二至十四班次往返馬來西亞吉隆坡、澳門及菲律賓,澳門出發吉隆坡航班主要運輸跨境電商貨物,回程航班則運輸鮮活及水果等生鮮貨物。

澳門國際機場空運中轉憑藉自由港、國際航權靈活及申請航班調度便利等政策優勢與區位樞紐功能,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國家與東盟國家的空中經濟紐帶。東盟作為國家及澳門特區政府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內地市場對進口生鮮食品的需求也隨著人民生活質素的提升而不斷增加。隨著航線規模擴容及貨量增長,澳門國際機場表示將進一步吸納東盟優質資源,強化「中轉+分撥+集散」功能,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貿易往來」邁向「產業互嵌」,為區域經濟融合注入空運新動能。此舉充分突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國際朋友圈,以及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戰略功能價值。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