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三年方案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2025年03月31日
三月二十四日,廣東省政府公佈的《廣東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狠抓公路、鐵路、水運、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二○二五至二○二七年全省公路水路計劃完成投資約六千億元,綜合交通全口徑(含鐵路、機場)計劃完成投資約九千億元。
有關方案提出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完善廣東全省「3+4+8」運輸機場佈局,加快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深圳寶安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新開工廣州新機場、陽江機場,研究推動惠州機場二期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汕尾、雲浮等機場選址研究,推進江門台山、湛江雷州等通用機場的建設。
與此同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合作,支持廣州打造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深圳打造區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推動樞紐機場協同發展。推動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及廣州新機場引入高速鐵路,完善城市候機室佈局,強化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加快完善航空貨運設施佈局,積極發展臨空經濟。
《行動方案》重點包括:提高綜合運輸服務水平。加快各種運輸方式融合發展,推動公路、水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在航空樞紐、高鐵樞紐、港口樞紐、郵政樞紐實現一體化互聯互通。推進旅客運輸「一票式」聯程聯運,培育綜合客運平台型企業。《方案》提出跨境跨省交通網絡更加暢通開放,加快形成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國際航空航運樞紐競爭力顯著增強,國際運輸網絡連通度全面提高,公路鐵路對外通道輻射能力持續提升。
在城市(群)交通方面,將更加優質高效。基本實現「12312」出行交通圈(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一小時通達、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兩小時通達,與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三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十二小時通達)和「123」快貨物流圈(國內一天送達,周邊國家主要城市兩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三天送達),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邁上新台階,城市(群)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高效。
《方案》要求打造低空交通運輸示範城市。加快完善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省級綜合飛行服務站和廣州、深圳、珠海三個A類飛行服務站,推進通用機場和無人機起降點建設。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具備條件的城市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發展大灣區跨境低空飛行服務。聚焦城市(群)高端物流配送需求,發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加快無人機在交通疏導、應急指揮調度、養護巡查、路政巡查等方面的推廣應用。
《方案》提出拓展輻射國內外的航空航運網。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構建以國際航線、國內幹線、區域支線相互支撐,以廣州、深圳機場為中心的輪輻式航線網路,拓展國際國內航線覆蓋的寬度和厚度,加快發展國際通程航班業務。爭取航權試點和航線配置,提升航班時刻資源配置效能,優化航空發展政策環境。加強國際物流出海大通道建設,鞏固廣州港、深圳港面向歐美、東南亞、非洲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港優勢地位,擴大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佈局和覆蓋範圍,加大日韓、印巴、中東、南美等航線拓展力度。強化粵港澳大灣區貿易、航運樞紐功能,擴大「組合港」「並行港」試點。要推動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提升廣東自主運營城際鐵路管理水準。加強海島水路客運航線創建,推動交旅融合發展。推動瓊州海峽客滾運輸高峰期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海上客滾運輸大通道。支持廣州、深圳郵輪運輸發展,大力培育郵輪旅遊運輸市場。建立健全計程車新業態治理體制機制。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