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將會成為歷史嗎?

2023年04月24日

澳門國際機場較早前傳出消息,台灣虎航三月下旬復飛澳門至台北航線;但後來有關方面證實,這家著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計劃今年七月重開澳門至台北航線,每周不少於五班。台灣虎航是中華航空旗下全資子公司,以低成本航空為定位,疫情前經營台北、台中、高雄往返澳門航線。

與此同時,內地也傳來一個令民航人精神振奮的消息:「五一」出行在即,內地機票預訂增速顯著;中國首個民營資本獨資經營的航企——春秋航空宣佈,熱門時間往西南方向的個別航班已經售罄。三亞等熱門航班已經更換成空客A321機型執飛,充分滿足旅客需求。今年五月起,春秋航空還將開通深圳、杭州直飛曼谷廊曼機場,加密廣州直飛曼谷廊曼的航班。就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二○二一年六月五日,春秋航空卻逆市擴張,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約二億七千四百多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約三十五億元。根據定增預案,所募資資金用於購置九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購置一台A320飛行模擬機和補充流動資金。

新冠疫情持續長達三年之久,世界各地政府為控制疫情紛紛對疫區發出旅遊警示,嚴重衝擊旅遊產業和民用航空業。三年來,全球航空公司紛紛陷入經營困境,陸續傳出削減運力、裁員,甚至是破產消息。隨著全球各地疫苗接種率提升,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殺傷力減弱,各國開始放寬旅遊禁令,各大航空公司也紛紛恢復運作。但有學者認為,低成本航空要恢復到過去的好景需要長時間;甚至有人認為,低價機票的時代或將成為歷史。

低成本航空在疫情前大受消費者歡迎,他們透過取消傳統航空的乘客服務以降低營運成本,提供廉價機票,拉高載客量,因此在亞洲空運市場快速崛起。以台灣為例,根據當地民航部門統計,台灣在二○○四年底才開始有低成本航空,但截至二○一九年中,進駐台灣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有二十三家,航線五十九條,市佔率20.2%。香港航空市場雖已相當飽和,但多家低成本航空仍紛紛進駐該市場。二○一九年,國泰航空以四十九點三億元港幣收購香港快運航空100%股權,宣佈進軍低成本航空領域。但受新冠疫情影響,首年已有數家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宣佈破產或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英國廉航空佛萊比(Flybe)。

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低成本航空的需求亦日益旺盛。近年中國民航業平均客座率為82%,而低成本航空客座率達到了95%,市場規模巨大。在澳門航空運輸市場,低成本航空旅客的比例,也一度上升至整體航空旅客量的三成左右。

疫情前,低成本航企亞洲航空公司曾表示正考慮在澳門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以開拓中國市場。隨著澳門航空公司的獨家專營權即將到期,亞航又表示考慮參與競投澳門基地航空公司特許經營權。亞洲航空公司於二○○四年開始在澳門運營,是馬來西亞第二家國際航空公司、亞洲地區首家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該公司從開辦時年的兩架舊客機和六條航線開始,疫情前已成長並經營著一百六十架客機,承載接近三億名乘客;共有一百九十二條國內及國際航線,覆蓋二十多個國家,並連續多年獲得「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稱號。

然而,疫情間低成本航空歷經大洗牌,不少航空公司面臨倒閉、卻也有在疫情後站穩腳步的航空公司,包括申請創新板股票上市案通過的台灣虎航,與在台灣推出皮卡丘彩繪機的酷航。新加坡航空旗下的酷航,近期整體航線航班(含台灣)已恢復六成,大型客機載客率則有八成;而台灣唯一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不久前也申請創新板股票上市案通過,市場預估這兩家航空在今年下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民航業人士指出,新加坡酷航與台灣虎航的共通點,就是背後都有強大的母公司(新加坡航空與華航)。此外,低成本航空業者在疫情期間沒有大量辭退員工,由於多數員工疫情前都留下,才能抓緊各國邊境開放時機,迅速調整運力。至二○二三年三月,酷航可恢復疫情前80%以上的航班。

疫情後人們大量報復性出遊,機票價變貴,起碼在短期內,不會再出現過往的低票價。不過,雖然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市場仍有區隔,近期也有機票促銷優惠;只是短期內報復性出遊太多,航線與運力未能跟上,供需失衡;加上疫情間的融資與虧損、流失的人力都需要時間回補,還有全球性通膨墊高採購成本等因素,平價航空已無法維持過去低票價的絕對優勢。因此,除了航線佈點區隔,如何經營出差異化,成了低成本航空最大的挑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二○二○年的評估報告指出,全球航運運力要到二○二四年才能恢復二○一九年的水平;亞洲則因整體解封時間較晚,至少要到二○二五年才能恢復,也就是說,機票至少要到明後年才能回到疫情前的價格。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