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民航旅遊新形態
2021年09月13日
全球新冠疫情仍然持續,世界各地的機場都已經根據政府指引採取措施,服務必須出行的旅客。有些措施可能聽起來已經很熟悉,包括在外出旅行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至兩米的距離,機場多個地方設有消毒洗手液,以及盡量將旅客更平均地分流至各個航站樓。
按照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官方指引,在安檢前和安檢後,旅客都應該洗手,並持續二十秒。在亞洲地區,香港國際機場已經在測試全身消毒裝置,這個裝置能夠在四十秒對用戶進行消毒,方法是噴灑消毒劑,殺死皮膚和衣服上的細菌和病毒。香港國際機場還在採用自動清潔機器人,它會到處移動,用紫外線殺死微生物,類似的機器人已經在一些臨時醫院病房試用過,據說效果不錯。有電子傳真機亭的機場還鼓勵旅客盡可能地使用這些機器,以避免非必要的人際接觸。較早前,多個機場宣佈引入「熱能探測」,試圖阻止病毒從境外輸入造成的進一步擴散。不過,專家對這套程序的有效性卻看法不一,因為有一些人是無症狀感染者,而且也有很多機場並不會引入這套程序。但是,有些公司則會多走一步。例如阿聯酋航空在迪拜機場為乘客在登機前提供快速的冠狀病毒病測試,據說能夠在十分鐘之內得出結果。
香港作為世界級的航空運輸中心,除非迫不得已,否則難以關閉國際機場。既然如此,機場營運就少不免有人員進出,也就帶來病毒輸入的風險。去年和今年,香港先後發生機組人員或旅客確診的事件,並曾擴散到社區,影響了全港的疫情防控工作。因此,香港國際機場需嚴格執行入境人員檢疫措施,今年四月起統一從內地、澳門及台灣抵港人士接受新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要求,他們一律須在抵港時或抵港第二天和第十二天接受檢測。香港食物及衞生局表示,由於檢測安排會為市民及抵港人士帶來不便,為免混淆,政府將統一各口岸的抵港檢測安排,並就《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下的強制檢測公告刊憲。新安排下,年滿六歲或以上、在明日或之後經陸路邊境管制站到達香港並鬚根據相關規例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以及按「回港易」計畫抵港而獲豁免強制檢疫的人士,均須在到達香港第二天和第十二天接受檢測。經香港國際機場抵港並須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除抵港當天接受檢測待行安排外,也須在到港後第十二天接受檢測。政府會相應修改獲豁免強制檢疫人士的豁免條件,將抵港後的檢測納為豁免條件之一。
國際航空旅遊業人士表示,由於更嚴格的檢查程序,在機場通關的過程很有可能會用時更長。就像過機器之前將液體和電子設備取出來一樣,新社交距離指引可能也會成為常態。今年內,我們還有機會看到免疫護照的出現。日後,我們乘坐民航班機外出時,需要適應或習慣一些過去沒有的機場活動。例如,看見機艙走廊上有人穿著全身防護服時不要驚訝,他們並非衛生防疫人員,而是航空公司為機艙工作人員提供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日後,你會比平常更加樂於看見自己旁邊的座位上沒有人,因為多數航空公司都表示航班座位不會全部訂滿,中間座位也會保持空缺。在飛機上將乘客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按照防疫指引是合情理的,但會被證明是成本巨大。失去三分之一的座位意味著,要麼是航空公司虧本經營,要麼是機票售價比現在貴三分之一以上。一些非常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已在聯繫運營商。部分國家的航空業已逐步重開,美國的內陸航班更是經常爆滿,邁亞密機場已成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
在歐洲的海灘度假,遊客可能要在一塊塊高高立起來的有機玻璃中間穿行,這些玻璃用來分隔日光浴者。在意大利和歐洲的很多地方,正在研究如何在酒店裏管理客人,包括只允許相鄰的酒店間隔開放,或者同一樓層的房間間隔入住等。
餐廳則在考慮將餐桌分得更開,葡萄牙某酒店連鎖集團已在囤積洗手液,起草新的單點菜單代替自助餐,因為自助餐可能存在傳播疫情的極大風險。另一些歐洲國家則在討論利用「旅遊通道」或「旅遊氣泡」,連通受新冠病毒影響最小的國家和地區。更嚴重的是,在疫症全球大流行之下,遊輪、滑雪假期和長距離飛行可能都將失去吸引力。畢竟,全球大流行會令人們的習慣發生改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一項調查發現,60%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冠狀病毒受到控制之後等兩個月再訂機票——40%的人則表示會至少等六個月。已經在全球範圍裁員10%的波音(Boeing)公司表示,至少在二○二三年之前都不期望航空出行會回到二○一九年的水平。英國航空的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則表示,這個過程可能會需要好幾年時間。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