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去年旅客量超疫前水平
2021年02月22日
二○二一年一月下旬,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公佈了二○二○年運營統計資料。去年,亞特蘭大機場旅客輸送量四千二百九十一萬餘人次,同比下降61.17%。此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已經公佈了二○二○年運營統計資料——白雲機場全年旅客輸送量為四千三百七十六點八萬人次,較亞特蘭大機場多八十多萬人次,成功登頂二○二○年全球機場輸送量首位。這也是中國機場首次問鼎全球第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全球各大機場輸送量均有顯著下滑。不過,包括白雲機場在內的中國民航在經歷了春運的冰點之後快速回暖,而世界民航業則在不斷的封閉和解封中掙扎。從二○二○年四月開始,白雲機場每月旅客輸送量均超越了亞特蘭大機場。十一月,白雲機場國內旅客量超過疫情前水平,實現單月客流量五百零一點四萬人次,成為疫情後國內唯一一個突破五百萬人次輸送量的機場。
事實上,白雲機場在疫情期間仍然堅持擴建。去年九月二十七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白雲機場作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珠三角機場群的核心機場,是我國航空運輸網絡的重要樞紐節點。這座機場的第三期擴建工程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促進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助推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
珠三角地區民航市場發展非常迅猛。據統計,二○○五年至二○一九年,珠三角地區(不包括港澳)航空旅客輸送量由四千零五十萬人次增長至一億四千二百人次,年均增幅超過9%。如果加上香港和澳門,二○○八年到二○一九年,粵港澳大灣區運輸機場的年旅客輸送量從一億一千萬人次增加至二億二千三百萬人次,足足翻了一倍。去年來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大灣區依然被認為是民航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然而,現有的機場設施已無法滿足民航客貨運輸快速發展的勢頭。這在白雲機場表現得十分突出。同樣在二○○八年至二○一九年,大灣區內未新增大型運輸機場,九成左右的運量集中在現有廣州、香港、深圳三個千萬級機場,主要機場的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面臨飽和或超負荷運行問題,對民航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更加明顯。以白雲機場為例,二○一九年白雲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二百三十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和地區航點約九十個),實現年旅客輸送量七千三百三十八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三,約占粵港澳大灣區民航旅客吞吐總量的三分之一。白雲機場現有三條跑道和兩座航站樓,機場基礎設施設計容量為年旅客輸送量八千萬人次,目前已接近飽和。
在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上,有關業內人士圍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必要性、建設內容和投資規模、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討論、認真評估,並認為,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滿足大灣區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是必要的、迫切的,有利於緩解大灣區民航發展需求與機場設施之間的矛盾。
三期擴建助推大灣區機場群建設根據新修編的總體規劃,白雲機場按照近期二○三○年飛機起降七十七點五萬架次、旅客輸送量一億二千萬人次、貨郵輸送量三百八十萬噸,終端二○四五年飛機起降八十七萬架次、旅客輸送量一億四千人次、貨郵輸送量六百萬噸進行規劃。廣東機場集團將以白雲機場三期擴建為契機,著力提升機場運營管理水平,推動形成更高品質的航空樞紐,使白雲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中發揮更積極作用。同時以樞紐機場協同中小機場發展,打造出一流的航空樞紐和機場群,以最大力度和成效推進新的骨幹機場佈局,形成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和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協作的核心體系。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期間,正值「十四五」規劃謀篇佈局和推進實施之際,也是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機遇期。廣東機場集團緊抓時代機遇,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揭陽潮汕機場航站區擴建、湛江機場遷建、韶關機場建設、惠州機場擴建等工程,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核心任務,全力推進廣東省「5+4」骨幹機場佈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
根據規劃,以第四、第五跑道和三號航站樓為主體工程的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預測二○三○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一點二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三百八十萬噸。三期擴建項目建成投產後,並隨著空域改革加快推進,白雲機場將成為全球重要的航空綜合樞紐之一。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