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空域協同發展達成協議

2019年08月26日


作者:鍾 山


為了讓三地空域協同促進整體發展,內地與港澳民航當局達成了新的合作協定,於七月三十日在香港簽署「粵港澳大灣區空域協同發展三方協定書」文本,透過優勢互補攜手建立密切的技術合作、推動低空空域發展和開展人才培訓。三地將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空域工作的指示,進一步發揮內地與港澳三方空管優勢,以創新發展促進三贏,共商共建,打造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消息說,粵港澳三地在前期已建立的合作基礎上,將設立由空域工作人員、主要航空公司和機場的代表所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空域協同發展小組,收集空域用戶的意見作為參考資料;以科學手段評估大灣區流量需求對空域運行的影響,為大灣區各機場的安全運作及發展規劃提供技術支持;深化灣區低空空域管理,促進通用航空的發展;鼓勵善用民航培訓設施和互認培訓課程,推動民航業人才培訓學習機制,為人才跨地區培訓提供便利。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在面積、人口、機場旅客量等指標已位列全球灣區第一。這個大灣區未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體量的灣區和大都市圈,二○五○年人口或將達到一點二至一點四億的龐大規模。

去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的總體旅客輸送量超過二億人次,貨郵輸送量逾八百萬噸,運輸規模已經超過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機場群,位於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推進基礎設施聯通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大都市圈通勤的標準要求,打造世界級空港群,加強灣區內機場的協調和交通的聯通,爭取空域資源的開放。他指出,以世界級都市圈的標準要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世界級大都市圈最重要的標準之一,當各都市圈各區域之間的通勤率達到一定高度,都市區的聯繫便不容易被割斷。

粵港澳大灣區在推進基礎設施聯通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大都市圈通勤的標準要求,打造世界級空港群,加強灣區內機場的協調和交通的聯通,爭取空域資源的開放。加快高鐵、城軌、地鐵的有機銜接,以軌道交通為核心打造通勤都會區。積極推動面向泛珠三角的公路大通道建設,加強城市之間的交通銜接,提高灣區內的口岸通關效率。提升客貨運服務的品質,促進交通便捷化順暢化,消除最後一公里瓶頸。

以機場為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機場容量飽和,機場設施仍需擴建,空域資源緊張,機場間交通銜接主要依賴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低下,航空樞紐與高鐵及軌道交通網絡缺乏銜接,內地機場與港澳機場之間管理模式不同,缺乏協調。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體制的協同,需要各城市開拓更大的深度合作空間,共同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通勤效率。

粵港澳大灣區各機場硬體設施優良,並且開行了密集的國際航線,可以滿足世界各地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中,香港國際機場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樞紐,已開通覆蓋一百多個國家的一百三十七條國際航線,每日起降的航班超過一千一百架次,五小時內可飛往全球半數人居住的城市。

澳門國際機場自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開航以來,已迅速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機場之一,二○一八年澳門國際機場新增了十個航點、新引進了六家航空公司。資料顯示,澳門國際機場的東南亞及北亞市場上升10%,內地市場上升超過15%,其中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大幅增長32%。澳門國際機場共有二十七家航空公司經營國內外五十一條航線。

二〇一八年,澳門國際機場全年客運量達到八百二十六萬人次,較去年增15%,其中內地旅客升逾34%;有逾六萬五千架次的航班升降,同比升12%;貨運量逾四萬一千五百噸,同比升11%;機場公務機升降超過三千二百七十架次,同比升6.4%;機場整體收入接近五十五億元,比前年升11%。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是國內三大航空樞紐之一,截至去年年底其航線網路已覆蓋全球二百一十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近九十個,已有超過七十五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此運營。隨著T2航站樓和綜合交通中心投入使用,全年旅客吞吐量接近七千萬人次。

深圳寳安國際機場新航站樓總建築面積超過四十五萬平方米,去年該機場運送旅客逾四千五百萬人次,新增十六個國際客運通航城市,持續完善國際航線網路;二○二○年的國際班機將達到四十八條。

珠海金灣機場去年旅客輸送量首次突破一千一百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四萬六千三百多噸。

去年啟用的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陸空聯運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澳門口岸的專用巴士經港珠澳大橋抵達香港機場,直接通過香港機場前往海外,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建造工程於二○一九年動工,封閉行車橋建設工程預計於二○二○年動工,整個專案預計最早將於二○二二年投入使用。

然而,珠三角空域資源本來就十分緊張,航班延誤問題嚴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已進入新階段,隨著航空客運和貨運業務激增,空域將更繁忙,制約民航業的長足發展。有學者建議開放低空資源,提升空域利用效率;航空公司則可改用大型客機,避免大量增加航班,以緩和空域緊張的現狀。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