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民航業面臨新的轉折點
2018年11月06日
鍾 山
隨着亞洲經濟尤其是中國内地經濟的發展,澳門旅遊市場不斷擴大,航線網絡需求亦逐步增加。在目前的航綫專營體制下,單靠基地航空公司是難以滿足的。雖然澳門國際機場的航點已增至四十七個,但民航業人士認為,香港航空市場始終較澳門有優勢。澳門民航業傳統航空市場困難大,故要錯位發展,如走低成本航空及公務機兩極路線。至於傳統航空市場,可完善海陸接駁,利用香港機場優勢,為澳門拓展遊客及會展客源。
澳門國際機場去年旅客突破七百一十萬,同比增8.1%,有超過五萬八千架次航班升降,同比升2.8%;貨運超過三點七萬公噸,同比升14%。澳門國際機場去年客運量已超過本地人口的十一倍,比例之高躋身世界第九位。二○一七年澳門人經澳門國際機場出遊超過九十一萬,較二○一六年升近一成。
去年機場專營公司投資二億一千萬元用於基建,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提升接待能力,並已着手研究進一步的擴容計劃。今年隨着候機樓北面擴建投入使用,客運量提升至每年七百五十萬人次;候機場南面擴建上半年公開招標,擴建完成後每年客運量將提升至一千萬。縱觀周邊環境及行業變化,預計今年旅客運輸量可達七百三十八萬、貨運量三點九萬公噸,航班升降達六萬架次。但有民航界和旅遊業人士認爲,澳門國際機場今年旅客輸送量可能達到甚至超過八百萬人次。
澳門的基地航空公司——澳門航空,雖然去年虧損一千五百萬元,但今年情況明顯好轉,上半年錄得超過一點七三億元的淨利潤。今年上半年,澳門航空運送了超過一百五十二萬人次的乘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5%,航班上座率上升了9.63%,接近81.6%。同時,澳門航空的母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創紀錄的收入每年增長19.4%,達到十六點四億元人民幣。
自從兩岸關係改善而至實現直航,來往澳門與臺灣的航班減少,本澳民航業者的經營可謂充滿挑戰性。另一方面,近年澳門經濟的發展急速,旅遊博彩業日益蓬勃,對外交通卻未能跟上形勢。民航學者指出,隨著二○一九年特區政府換屆,澳門航空的專營期限也即將屆滿,擺在特區政府和民航業界面前的課題之一,就是航空業將如何扮演地區發展必不可少的積極角色?關鍵恐怕離不開航線專營權的處理。為什麼是航線而不是機場專營權呢?因為機場專營權一直在特區政府手裏,而擁有航線專營權的基地航空公司,控股權卻不在澳門。澳門航空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國航)旗下的一家分支企業,國航財雄勢大,國內外航線密佈,澳航虧損對其沒有什麼影響。可是,國航屬下的澳航卻支配著整個澳門特區的對外航線,而這是澳門民航業最重要的命脈。
澳門國際機場在一九九五年正式投入營運時,只有十二家航空公司連接十七個目的地城市,全年客流量約一百三十萬。到了今天,發展到有十五家航空公司,連接二十八個目的地城市,在二○○七年高峰期,客運量達到五百五十萬。國際金融海嘯,兩岸直航、燃油漲價以及各種成本上升,令澳航幾遇滅頂之災。目前,澳門特區作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的特殊功能,已提升至國家層面,澳門特區政府也積極推行經濟適度多元化政策,為澳門民航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社會各界人士都十分關注,澳門特區政府如何重新調整本地民航政策,使機場為帶來多元化的客源,配合特區政府適度多元化的經濟政策?
按照澳門民航業發展總體趨勢,適當增加基地航空公司、開放澳門航權是完全有必要的。而站在穩定澳門民航業大局的角度,保留澳門航空作爲基地航空公司之一,也有特殊的意義。關於這一點,可以參照澳門回歸初期博彩專營權開放的經驗。當時,第一屆特區政府總共批出三個賭牌,其中一個給了營運中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澳博的母公司),其他兩個給了威尼斯人和永利度假村。這樣分配的結果令人滿意,既實現了澳門博彩業的無縫對接,也引入了新的競爭者和大量非博彩元素,讓澳門經濟實現了新的騰飛。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2018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