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民航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
2015年7月6日
鍾 山
中國民用航空局主辦的最高層次官方論壇「二○一五中國民航發展論壇」與會代表認為,「一帶一路」為中國民航和世界民航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成為新一輪推動民航合作和交流的重大平臺。推動「一帶一路」民航發展和建設更是一項系統工程。論壇重點探討了如何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臺和機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礎設施水準,更好地支持國家戰略的實施作出貢獻。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論壇上表示,連接中國的航線已經遍及全球五大洲,中國民航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堅實的基礎。他還指出,中國今年將向一百九十三個航空專案投資五千億元。其中,有五十一個戰略專案直接服務於「一帶一路」,總投資二千億元。李家祥介紹,目前中國民航已是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體系。擁有航空運輸公司五十二家,運輸機場現在是一百零二個,而且每年以十到十五個的速度在增加。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二○一三年九月和十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澳門在古代曾是中國唯一的對外開放貿易口岸,備史學界稱爲「海上絲綢之路的敦煌」。如衆所周知,航空港口的順暢運作對當地旅遊和整體經濟作出很大貢獻,日益繁忙的澳門國際機場,逐漸老化的設施,難以適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國家任務,有必要根據未來需求作出更適當的規劃。
民航局資料顯示,澳門國際機場的規劃主要分為二○一五年、二○二○年、二○三○年及二○三九年四個階段,候機樓面積由三萬平方米增至七萬五千平方米。因應民航業及旅遊業發展需要,機場規劃的基準年期或會向前、向後移動,主要視乎客貨運數字的增長狀況,倘增長較速,相應階段規劃工作亦會提前,迎合澳門發展需要。按照方案,首階段規劃的機場年客運量達到五百六十萬人次,年貨運量達七萬噸,商務航空架次一千五百架次/年,計劃在機場停機坪與跑道之間位置進行填海,為日後進一步擴建預留土地空間。規劃評估認為,澳門商務航班在博彩業、旅遊業急速發展的情況下將會大幅上升,且澳門國際機場最初設計的最高接待客量可達六百萬人次,故首階段規劃中會以發展商務航空市場(即私人飛機)為主,在現有候機樓基礎上增設商務候機樓,增加私人飛機停機位。
「澳門國際機場整體發展規劃」服務合同,早前完成規劃總體內容,規劃分為四階段,到第四階段時,年客運量將達千五萬人次,機場停機位由現時的廿四個增至四十三個,商務停機位由現時三個標準位大幅增至最少卅八個標準位。首階段規劃最快明年動工,內容包 括在機場跑道及停機坪之間位置填海一點一五平方公里、擴大機場跑道前後兩端緩衝區域以及拆卸滑行橋C1。二期規劃主要是延伸登機位置,配合發展低成本航空經營模式。
澳門財經界人士認爲,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可為澳門博彩和非博彩元素帶來機遇,因為整個板塊包括旅遊、民航、商貿和文化等領域,透過政策把握國家經濟戰略,相信充滿機遇,商機不單來自內地,更可覆蓋至歐洲。在物流方面,澳門應該抓緊港珠澳大橋兩年後通車的機遇,完善澳門國際機場軟硬件建設。大橋落成通車後,澳門的航空客運及物流市場將擴展至珠江東岸,增加貨運的流量;如果澳門國際機場及時擴建,可長遠提高航空客貨運輸的處理能力,追上澳門持續增長的航空貨運需求,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國家建設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5年07月06日